第00006版:榕树谭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看书的老母亲

    看书的老母亲

    ■蔡桂顺

    秋阳融融的中午,我来老家蔡宅蹭饭。结果被86岁的老母亲“吓”了一跳。

    她已经烧好了一桌饭菜,正坐在后门屋檐下的台阶上看书。我过去一看,居然是林白的散文《德尔沃的月光》,是我放在三楼书架上的旧书。她说闲着没事,抽了一本。因为字体大,就看下来了,还挺好看的。

    她指着扉页上林白的介绍,用瑞安话读下来,她不大会讲普通话。然后发表了自己的感慨:这书我随便看看的,看得懂就看,看不懂就跳过去。该个林白,了弗起啊,什么工作都干过!

    我有些愕然。问她:这些字你都认识?她咧嘴笑:大部分认识啊。不懂的就跳过去嘛!

    母亲小时候读过高小。识字量不错。看电影看电视,只要有字幕,她就看懂。这一点很让她的左邻右舍、老太婆朋友们羡慕。她们经常来我家看电视,并让我母亲讲给她们听。母亲记性也好——她自己说的,看过的基本上就记住了。在蔡宅村里的同龄人中是罕见的,也许是排第一的。这是精通村里时事的某朋友说的。

    林白这本20年前的散文集我看过,有叙事抒情的,也有议论感悟的。我妈只看故事,什么《回忆饥饿》《小时候的梦》《李老师》这种通俗易懂的。其他的看不懂。她翻到一篇《静夜独白》,她说:这个“独白”是不是就是自己一个人“自己念”“米碎念”啊。我说是的,差不多。那一刻,我清楚地感觉出我脸上呈现出来的那种诡异和自豪的神情。这老太太,还真让人想不到!在我吃饭的时候,母亲又拿起一本《国家人文历史》继续翻阅。

    天高云淡、凉风习习。老母亲津津有味地看书,人到中年的儿子津津有味地吃她做的饭菜,偶尔母子俩一起讨论一下问题,虽然我常常是“对牛弹琴”,但是于生活、生命而言,这样的秋日中午,无疑是无比温情美好的。

    这一切仿佛似曾相识。

    小时候,很多个天还没有大亮的时候,我和母亲一边烧灶火,一边讲故事。那个时候的柴灶分大锅、小锅。她烧大的,我烧小的。

    我没有读过幼儿园,于是,母亲在我很小的时候就给我讲的故事、唱的瑞安童谣就是最好的语文启蒙教育了。什么沉香救母啦、牛郎织女啦,还有童谣:燕儿燕儿,飞过殿儿……

    其实我很惭愧:这段时间我依然会买书,但是因俗务缠身,不像以前读得多。

    母亲给我上了一课,她指着书架上满满的书说:你啊,买会买,看不看,买来干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最新闻
   第00004版:百姓事
   第00005版:有话说·玉海楼
   第00006版:榕树谭
   第00007版:广告
   第00008版:家周刊
秋桂香意
看书的老母亲
数枝红蓼醉清秋
鸟儿天堂
瑞安日报 榕树谭 00006 看书的老母亲 2020-10-1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