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来想从事什么工作?
听听“00后”的职业规划
■记者 杨微微 李心如
“我长大了要当科学家”“我长大了要当艺术家”……对很多“70后”“80后”“90后”来说,想必童年时代都曾讲述过这样的人生理想。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00后”,视野更加广阔,思想更加前卫,他们对于自己今后的人生有没有更清晰明朗的职业规划呢?
近日,“老阿姨”走进瑞安中学与滨江中学,倾听学生们的梦想蓝图。
目标明确思路清晰
当记者问起“对自己今后的职业有没有明确的规划或方向”时,没想到,“00后”的同学们几乎都能给出颇为成熟的想法,而且思路具体、清晰。
有的同学希望从医,具体到医疗系统中的某一种类。比如滨江中学的林同学表示将来想要当神经科医生:“我原本的梦想就是当医生,神经系统我觉得非常神秘,想要去了解。”
有的同学希望进入公安或者政法系统,比如瑞安中学的林同学和钟同学,一个希望成为刑警,另一个希望成为法医。更有在语言方面颇有天赋并且成绩较为突出的同学希望从事翻译类的工作。
相形之下,“80后”“90后”青少年时期的人生理想大多为“志向”,往往是梦想着从事某种职业,而非“职业规划”。
职业理念更加前卫
在采访中,不少同学表示将来会选择一个主业,再选择一至两个副业。为何还要有副业?他们给出的理由大多有两点:有同学认为单一工作的收入可能无法满足自己,如今是“人人微商人人主播”的时代,很多有着主业的人同时还经营着副业;另一方面,有同学认为如果在兴趣爱好较多而无法割舍的情况下,何不按照喜爱程度发展成主副业?
当然,也有同学表示,自己暂时无法给出明确的职业定位。
“对于像我们这个年纪的学生来说,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比较困难。我认为职业规划非常重要,但是想要完成一个缜密的职业规划是几乎不可能的。因为人在变化,社会环境也在变化,我们在职业方面的选择会受到社会、成长过程中其他人、还有自己学到的知识等各方面的影响。”瑞安中学的曾同学说,“我虽然对自己的职业选择还没有明确的定位,但还是有选择的标准。我会选择一个对自己有利,同时也对社会有利的职业。”
为梦想,他们正努力着
当然,想法仅仅是实现梦想的前提,付诸行动才是真正需要迈出的第一步。医生、翻译、教师、警察、主播、从政……采访中,同学们基本都有自己的明确想法,那他们都为此做了哪些努力呢?
想要成为神经科医生的林同学说,因为对医学方面的向往,他特意翻看了历史书里讲到的中世纪阿拉伯医学百科全书式著作《医典》。而那两位选择刑警和法医的同学所翻看的书籍相对趣味性更强,除了一些犯罪心理学、逻辑学、行为学的书籍,东野圭吾的犯罪心理小说也没少看。
当然,选择翻译、教师和主播等行业的同学们,在日常生活学习中,除了打好文化课的基础,还会时常锻炼自己的口才、胆量与应变能力。
青春就该为梦想前行
青春是一个容易让人迷失的年纪,面对灯红酒绿的社会,选择便会变得尤为重要。在迈出第一步的时候,就预示着做出了选择,这种选择就是人生。所谓的青春无悔,就是心怀一颗永恒不变倔强而骄傲追梦的赤子之心,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一些声音说“00后不如前几代人懂得奋斗了”。其实,不过是时代变了,他们不只“埋头苦干”,他们既“仰望星空”,也“脚踏实地”,既有天马行空的“鬼点子”,亦实实在在践行“强国梦”。
至此,“老阿姨”不禁想问问自己、问问你,你中学时有什么梦想呢?这些梦想实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