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3版:榕树谭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秋之“风物”

    秋之“风物”

    ■洪小兵

    妹子说,茶室的茶席太鲜艳,茶桌上太多东西太乱了。可我喜欢茶室里生活气息流动的味道,有生活冷暖的烟火味。整整齐齐、一尘不染的茶室没有生命的痕迹,显得太孤寂太苍凉了。我喜欢与友人在茶室里秋水煮茶,品酒约会,聊前尘往事,那是无与伦比的享受。一味强调整齐、干净、无差错,会不会少了一点点情趣、多了一点点焦虑、坏了一点点脾气?

    家里所有的窗台都种上月季,月季隔三差五地开着颜色不一样的花儿。我把它剪下插在花瓶放茶室里。茶室有了生机与灵动。很多时候,我们只生活在自己熟悉的地方,于是别人待腻了的地方就成了远方。有那么多的思想会牵着你的心向远方,于是远方就成了诗。有人说终身浪漫的女人,不仅仅有诗和远方,还有种下很多很多月季的闲情、剪花装饰茶室的逸致。于我来说,爱上月季,爱上生活的兴致,也许远方和诗也可以就在你的身边!我偏爱紫色的月季花,风雅大方,高端大气。紫色,浪漫的代表色,做一位普普通通有点浪漫情怀的紫色女人吧!修身养性,努力增加知识储备,不断完善自我。这个世界,有啥也不能有病,没啥也不能没有精气神!

    我喜欢开满鲜花的阳台,在法国旅行时,特别喜欢巴黎的阳台,浪漫的法国人喜欢在阳台上种满鲜花。有生之年,日常生活如有鲜花常陪左右,岂不快意潇洒?小小阳台,用心去种花,也能有一番小天地。所谓心有多大阳台就有多大! 鲜花装饰我的茶桌,也装饰了我的梦。有时候好想有一个院子,种满月季,读《红楼梦》,做今生今世的美梦!

    话说在宋朝,更是全民爱花。恐怕没有一个时代比宋代更为爱花了。宋代的每年春天,都会举办盛大的“花朝节”,花朝节的万人空巷,是今天的人们难以想象的。在当时,洛阳是北宋时最著名的花都,不论男女老少,皆沉浸在花海中。欧阳修在《洛阳牡丹记》中提到了这件事,“洛阳之俗,大抵好花。春时城中无贵贱皆插花,虽负担者亦然。大抵洛人家家有花” 。宋代,真是一个非常美的时代,极简美学也领先世界一千年。

    我在家活动的空间基本上就是在有书房功能的茶室。我谓之:洪茶馆。友人戏称洪公馆,我成了名副其实的洪帮主。这一方天地,可品茗、可阅读、可会友、可发呆,安放一个有趣的灵魂。自从脚伤以后,常常在茶室席地为床,低头阅读,抬头看天,所谓: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阅读成了疗伤的药,窗外风景可修复我的心情。不上班的下午,煮上一壶老茶,斜靠在地板上,低头看《石头记》,抬头看窗外云卷云舒,偶尔发呆反思自己的前半生……

    又是可以独处一天的秋日。自从老伤复发,静养成了生活日常。我喜欢在茶室放些不一样的杯子,对于器物,有天生的亲近感。朝夕相处,我总感觉这些器物是有生命的,虽然不是老物件,但时光仍赋予器物的灵魂之美。去各地旅游,我都买些纪念品,一些不珍贵的、有地方特色的小东西。我不玩古玩,但我喜欢古玩的东西,于是就买些复制品,然后就可以讲故事了。旅行中的小东西也是生活态度的表现方式之一。朋友知道我喜欢小玩意,出差旅游都会带个送我。我欣赏这些小东西,即使仿制的、便宜的、普通的,也是精美的艺术品。小东西赋予平常生活诸多乐趣。我爱万物生灵,也爱小东西,小小玩意有心情的渲染,也有性情的舒展。小物件,悦生活,陪我度过秋日静养难熬的日子。

    “柿叶翻红霜景秋,碧天如水倚红楼”, 柿子红了,垂在枝头下,那诱人的红在秋日里分外的艳丽,熟透的柿子像极了正当青春好年华大姑娘那红扑扑的脸。前些天好朋友摘了一大袋的柿子送过来,我把柿子放在茶室缸里等它慢慢熟。我在看书的间隙情不自禁会瞧上一眼,伸手摸一摸,熟一个就拣出来吃。柿子富含维生素,古人元好问曰:“秋霜柿满林”,有些地方有霜降日吃柿子的习惯,认为“霜降吃柿子,冬天不感冒”。

    记得小时候,隔壁邻居家林姑娘摆gong(水果摊),我经常拿着零花钱去买柿子吃。手拿着柿子对半撕开,张开嘴一口咬下去,吃得嘴巴周围都沾上柿子,甜甜的、糯糯的,真好吃!黄昏近了,水果摊架上亮起了煤油灯,年轻的小伙子们围在水果摊边上,拿着青柿子,猜里面几粒核,竞猜输了付钱买柿子,赢了的负责吃柿子。年轻人紧紧靠近煤油灯,吆喝声、惊叫声、爽朗的笑声点燃了秋日夜晚的温度,煤油灯上的身影拉长了小镇的夜色。那年代,人民生活水平普遍不富裕,但快乐丝毫没打折,不会因为贫寒而减少一点点,生活的馈赠从来不辜负热爱生活的人。

    蟹肥菊黄柿子红,花香书好茶意浓,秋天的标配。无论季节还是美食,秋天总是让人迷恋。友人寄来大闸蟹请吃,我按照友人说的用啤酒擦蟹,然后啤酒和水各半,上锅蒸13分钟,用手抓蟹蘸宝鼎牌康乐醋吃,味道非常不错!秋风起,蟹儿肥,季节总把最美的食物送到我们的面前,让世人尝尽美味佳肴,也享受秋之美好。

    深远辽阔,天高云淡,又是一年的秋日,时间的更迭总是那么匆匆 。这个深秋,我们会怀揣着什么样的心情走入下一个季节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榕树谭
   第00004版:财富榜
秋之“风物”
从高跟鞋到平底鞋
遇见抓虫的孩子
秋日
在叶子变黄之前
瑞安日报 榕树谭 00003 秋之“风物” 2020-11-1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