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玲
一间普通的空教室,一米见方的投影写着“谢晖老师初级钢琴公益班汇报演出”,一架钢琴侧立房子一角,投影对面是十来张凳子。当投影出现曲名和表演者,一首《离别》钢琴曲流泻出来,顺畅却不失抒情,另一侧十来位学员凝神静听,或许是应景吧,有人在轻轻吟唱。曲终收拨,掌声应节响起。
演奏者是谁?乃公益班十来位学员。大部分是中老年,零基础,不识谱,十指不沾琴键。仅仅学了十节课,不仅能识谱,且能双手熟练弹奏几首简单的谱曲。
钢琴,庞然大物也,只可远观。女儿小时候学过,那时我就觉得它是所有乐器中最难学的。觉得难,那时又忙于事业,我从未触碰钢琴,更不曾想到将来有一天自己会再次触摸钢琴。
谢老师是我们民主党派的,优秀中学音乐老师,开学初,她在我们支部群里表示免费教我们钢琴,没想到应者云集,报名迅即完成。当时我还在犹豫,平时没多余时间,而钢琴是阳春白雪,吾等悟性浅的下里巴人肯定半途而废,但在报名瞬即接龙的推波助澜下,我阴差阳错报名了。
在谢老师深入浅出指导下,高深的音乐变得面目可亲,我们不仅快速领悟,而且学得有滋有味。每堂课都会提早来教室练习,结束后不愿及时回去。钢琴是技能,回家必须练习,但初学者基本没有钢琴,各位便使出十八般武艺,有租培训班的,有借朋友亲戚家的,有的干脆买了一台电钢琴。我也四处出击,有时去学校琴房,有时去同事家,有时不辞辛苦步行到弟弟家练习。
有别于其他公益班,这次是谢老师个人自发行为。正因如此,大家惜之如金,不轻易请假。若有事冲突,哪怕是闺蜜聚会,更遑论应酬,钢琴轻而易举打败了其他事由。有学员某次参加活动,当晚回来时已是上课时间,便不顾疲劳,饿着肚子,匆匆赶到时的灰头土脸让我们忍俊不禁。某学员,生意忙碌,晚上要做家务,还要监督两个孩子完成作业。即使如此,他安顿好一切,虽踩着节点赶到,但一节也不曾落下。有学员,某晚要参加孩子家长会,便让谢老师提前指导当晚的教学内容。
“感恩遇到”字幕把汇报演出推向高潮,这四个字,不是矫情和套话,公益班的受益绝非虚言,而是实至名归。能双手弹奏一首曲子,连我们自己都惊讶到怀疑人生了。
七八年前,从事中学教育的闺蜜在业余时间学起国画,等我觉察时,她已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深究起因,是文联创办了公益班,她抱着玩玩心态,又恰遇本市著名美术大师亲临指导,从此迷上国画,业余时间专注画画,稍有成就让她更是如痴如醉。此后日子如画,意蕴深远。她多次说感谢公益班,因为免费,所以才去试试,不虞却试出自己的潜能。
当我敏感于“公益”这个词汇时,文联和工会有序推出的公益班。如雨后春笋,越来越多,丰富纷呈。美术音乐舞蹈书法排舞乐器等,应有尽有。因为免费,大家积极性空前高涨,每次公益班报名爆满。小时候,吾等的艺术教育和熏陶几乎是空白的,而今如果去求学,学费又很昂贵。而公益学习,弥补了幼时缺憾,犹如天上掉馅饼,岂能等闲视之?
公益班是一块土壤,让每棵种子发芽,有的崭露头角,有的枝繁叶茂。
闺蜜,自从接触了国画,一发不可收拾,至今勤耕不辍,也屡屡获奖。大学同学,学习吹箫,水平堪比专业。同事,接触书法,现在把书法作为自己的坚定业余爱好,退休后,种花写字,日子过得不亦乐乎。学生家长,学排舞成领军人物,连连参加各种社会演出。
更有甚者是好友妈妈,目不识丁,但古稀之年,琴棋书画,样样露两把,得益于老年大学公益班。一次,在好友店里,她妈妈对着手机吟唱当下流行歌曲《可可托海的牧羊人》,唱得声情并茂,有模有样,继而,收住歌声旋即离开,原来又去学习葫芦丝了。我的好奇在好友补充下转成钦佩。她妈妈电子琴也弹得很好,参加公益班后,生活充实,精神焕发,比她过得还滋润精神呢。小时候就喜欢这些,而公益班让她有了圆梦机会,学习劲头十足,比高三学生有过之而无不及。还让外甥女教她拼音认字。其外甥女感慨,如果外婆当年有这样的学习条件,凭她这样的学习精神,肯定进一流大学。
公益班是星星之火,已经蔓延到各单位,各乡镇,各社区,无处不在,热气腾腾。不管你来或者不来,都有一堂课在等着你,它会给我们一个角色,在人生舞台上,为自己表演,取悦自己,也愉悦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