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3版:在现场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刚提现准备存入“安全账户”
防诈骗广播让她保住了15万元

    本报讯(通讯员 李秧 记者 孙文静)“冒充公检法”诈骗是老套路了,但仍有人不辨真假。近日,市民陈女士差点因此失财。

    5月27日,陈女士接到了一通自称是“重庆市公安局”的电话,说她因为涉嫌拐卖儿童被警方网上通缉,让她配合调查。对方让陈女士加了微信,并发来一段视频。

    虽然视频只有两秒,但陈女士看对方穿着警服,还能准确地报出自己的身份信息,信以为真。为了打消陈女士的疑虑,并证明自己是“民警”的身份,对方还和她进行了视频通话。随之而来的“拘捕令”和“资产冻结执行令”更让陈女士慌张不已,拘捕令上不仅有她的“罪名”和信息,还注明擅自泄密要判刑。

    5月28日下午,陈女士再次接到“民警”的来电,被要求独自进入宾馆。在房间里,陈女士按照“民警”调查要求,将银行理财账户里的资金转账到银行卡储蓄账户。

    转账期间,陈女士收到了市公安局反诈中心发来的反诈预警短信,但并没有引起她的注意。

    5月29日,“民警”又以资金审查为由,要求陈女士将银行卡里的15万元提现,转存到公安“安全账户”。当她拿着刚提现的5万元现金去存款时,正好听到路旁广播里在播放防诈骗提醒,其中提到的案例和自己遇到的情况一模一样。

    “我会不会遇到骗子了,怎么办?”联想起前一天的反诈预警短信,陈女士停下了脚步,向玉海派出所报警求助。

    “他说这个罪很严重,不能告诉家人,会影响到家庭,我当时脑子都空白了。”回想起当时接到的电话,陈女士仍然心有余悸。

    “幸好听到了喇叭里放的防诈骗宣传,否则我的15万元就没了。”在民警的讲解下,陈女士终于明白,所谓的“外地公安”“通缉令”“资金审查”“安全账户”都是诈骗。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在现场
   第00004版:财富榜
“右转停三秒”护安全
防诈骗广播让她保住了15万元
跑步爱好者跑出“百年”
疯狂刷外卖假订单骗取45万余元
本周多云,气温相对舒适
瑞安日报 在现场 00003 防诈骗广播让她保住了15万元 2021-6-2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