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3版:云江潮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驾鱼

    “难忘日间禾苗香,最忆夜半月如霜,斜晖脉脉千村照,黄水悠悠万里长……”每每读到这首《恋故乡》,不由想起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老家农村的情景,还有年少时在农村经历的种种趣事,其中,最让我魂牵梦绕的就是驾鱼。

    驾(老家土话读作“过”guò)鱼,就是捕鱼,是我老家马屿周边农村在上世纪80年代前的一种捕鱼方法,也是农村男孩特别喜欢玩的一种实战性娱乐游戏。暮春时节,清明前后,大地回暖,鲫鱼等鱼类产卵高峰期到来,鱼儿频繁游动进出河塘。如碰上持续下雨,或是短时暴雨,河塘水位高涨,水从沟渠中排出,鱼儿就会顺着或逆着水流耍欢游走。这时就是驾鱼的最佳时机。

    旷野的雨淅淅沥沥地下着,夜幕笼罩着大地,乡村显得异常宁静,我和小伙伴们戴上箬笠,穿上蓑衣,带上工具走出家门,各奔事先想定的沟渠点,开始当晚驾鱼活动。

    驾鱼有两种方式。一是用“撩纹”(把网兜固定在圆形的竹片上,再用竹竿与竹片绑在一起)驾鱼。在河塘向外流出的水沟中置放“撩纹”,人蹲下,右手握“撩纹”的竹把处,左手握住“撩纹”竹圈片,并用食指勾住网边的网线,静静地等待鱼儿自投罗网。如果,左手食指感觉有东西碰撞网线,即可轻轻提起“撩纹”,右手顺势拿水桶或鱼篓,接住从“撩纹”中“倒”过来的鱼。起一次网,少则一条鲫鱼,多则三四条甚至更多。有时网中还夹杂些泥鳅,黄鳝等杂鱼。偶尔还会有那么一条小水蛇。取鱼后原地再重新置网,反复操作,两至三个小时弄个两三斤鱼问题不大,如果运气足够好,还能搞上七八斤的嘞!这个季节野外蚊子很多,暴露在外的小腿、手臂和脸部是蚊子攻击的目标,可驾鱼需要静默,动静大了,鱼就不会游过来,所以驾鱼人驱赶蚊子只能用手上下推动,而不能拍打,连续来鱼的时候,只能任由蚊子叮咬了。有时大家在一起调侃说,鱼没抓到几斤,“蚊子包”倒是起了一身。尽管如此,驾鱼的兴奋感、抓到鱼的快活感,总是高过被蚊子叮咬的苦楚。因此,我和小伙伴们乐此不疲,不到因水流减少,鱼儿不再游出来,决不会鸣锣收兵。

    二是用竹耙驾鱼。取毛竹或绿竹一米长左右若干段,用刀按筷子粗细破开摆平,用线绳逐根横排扎好,编成篱笆状,竹条之间间隔密度要恰到好处,间隙大了,鱼儿会从缝隙中溜掉,间隙小了水漏不下去,鱼儿会从竹耙上顺水跑掉。竹耙的宽度0.8米左右比较适用。在沟渠中用泥巴筑起一条水冲不垮的拦坝,把竹耙平铺在拦坝上,在竹耙的下端固定放置一个长方形或大口圆形鱼篓,接纳从竹耙上翻滚下来的鱼儿。当坝上来水溢过坝面,流向竹耙时,驾鱼即为开始。一般情况下,白天竹耙驾鱼,人不能离开现场,要在附近“放哨”,防止闲人从驾鱼的现场经过,惊扰鱼儿随水流翻坝进竹耙;如是晚上,则可以回家休息,一个小时左右来察看一下,鱼篓中货多不多。这种方式比“撩纹”驾鱼轻松,还可以免除蚊子叮咬,但效果一般没有“撩纹”驾鱼的好。有些鱼尤其是个头大一点的鱼碰到拦坝会逆水回游逃掉,抓到的鱼个头也稍小,货量也稍少。两种方式各有千秋,我同小伙伴们只能根据驾鱼的时间地点、沟渠状态和当时雨量大小来取其一种,收获怎样只能随遇而安,能玩个痛快,收点鱼货改善一下伙食就行。

    上世纪80年代初期,尚在部队服役的我,回乡探亲,恰逢清明节后,天下着大雨,心里极想重拾当年所好,但经向伙伴打听后只好作罢。原因是:当时农村大量使用农药,污染了河塘水体,沟渠中已难觅鱼踪;河塘、沟渠岸堤基本都用水泥或石块硬化,连接河塘的沟渠多数被填埋,水流进出由水泥浇铸的管道替代,驾鱼已经没有了基本条件。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云江潮
   第00004版:财富榜
画家郑熹和我的父亲
驾鱼
蓑衣
瑞安日报 云江潮 00003 驾鱼 2021-11-2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