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5版:最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奋力写好“三位一体”
综合合作改革的高分答卷
■蔡余萍

    距2006年12月19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亲临瑞安召开全省发展农村新型合作经济工作现场会,时间的年轮业已转满十五个春秋。无论从时间的数字刻度,还是从事件的厚重程度,这场始源于云江大地的“三位一体”综合合作改革,十五年来的改革足迹值得回望、改革成果需要复盘、改革精神尤需弘扬。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推行以“分”为主,包“产”到户。“分”之后效率提高了,生产积极性也得到充分释放,但“分”之后缺乏有效的“统”,千家万户的小农户难以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实行有机对接。在“有统有分、统分结合”的农业生产双层经营体制设计中,“如何有效统”在现实中一直处于摸索状态,也缺失有力的路径支撑。“分”有余而“统”不足的农业活动,只能是传统的小生产。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一些服务,依靠分散经营的农户单打独斗既不经济,也不可能。小生产的种种缺陷和局限,导致了农业在经济领域中的弱质性,几乎没有“免疫”能力和“造血”细胞,也经受不起自然灾害的袭击,抗御不了市场变化的风险。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在原有“分”的政策潜力几乎释放殆尽后,“三农”问题空前凸显。

    “大国小农”是基本国情,瑞安也不例外。小规模的家庭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必须长期面对的一个基本现实。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合作化道路,成为当务之急。发轫于瑞安十五年前的这场改革,站在时代的前沿,紧扣历史脉搏,探索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如何适应家庭承包生产经营,破解小农户如何与现代农业衔接、小农户如何与大市场对接,如何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与市场化水平,承担的就是“统”的历史课题与使命任务。这是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后半篇”文章,也是瑞安开启这项改革的逻辑原点。“三位一体”综合合作改革是瑞安改革,更是国家课题。先行先试的“瑞安经验”两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足以彰显此项改革的鲜丽亮色、十足成色与基层特色。瑞安改革的背景就在于此,其改革的意义也在于此。

    推进新型合作化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点题并一直牵挂的“命题作文”。“三位一体”综合合作改革之所以在瑞安率先破题,有其深厚的社会基础、深固的群众基础和深刻的历史逻辑。习近平“三位一体”合作经济思想,犹如一把燎原的火炬,照亮了云江两岸,启迪探路人奋力开启改革的天窗,鼓舞萌动者大胆探索,积极实践,勇于创新。瑞安农业基础较好,区域特色鲜明,拥有丰富的合作制资源,合作社蓬勃发展,起步早、动力强、创新多,像农民专业合作社、供销社、信用社改革发展都曾一路领先,发展水平走在全国前列,为在更高层级推进新一轮螺旋式改革发展打下扎实的物质基础。在“三位一体”合作经济思想春风的吹拂熏陶下,瑞安农民对合作制的理解较为深刻,善于敏锐地捕捉政策信号,涌现出一批合作社事业发展的领头人,为“三位一体”综合合作改革在瑞安率先落地奠定了厚实的群众基础。

    如何当好时代答卷人,交出“三位一体”综合合作改革的高分答卷,一直是瑞安党委、政府孜孜以求的重大使命性课题。十五年来,瑞安扛起“三位一体”综合合作改革始源地的政治担当,筚路蓝缕,砥砺奋进,将改革创新的论文深情地写在云江大地。十五年来,牢固树立“农有、农治、农享”理念,强化政策支持与环境培育,大力推进合作社规范健康发展,涌现出一批合作社示范社,合作社对生产经营的覆盖面不断扩大。通过引导农户组建或加入合作社,走联合抱团发展的道路,农户的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以组织化的合力推动了农业产业化水平。依靠合作社,强化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引导推广使用一批新农业科技,推行标准化生产,打造“瑞安农产”“云江风味”等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农业生产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农产品品质与市场占有率明显提高。依靠合作社,提高社员的市场谈判地位,努力避免在购买农资时被提价或受假劣坑害,在出售农产品时被压级压价,让好产品卖出好价钱,最大可能将更多利润留给农户,丰产增收的效应逐步显现。在“三位一体”合作经济思想的引领下,瑞安探索开展资金互助社、资金互助会、保险互助社等领先全国、颇具含金量的改革创新试点,打通农村资金的“内循环”“微循环”,做大合作金融板块,增加自治金融供给,扩大差异化金融的增量,打造破解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难题的“瑞安样本”。特别是瑞安率全国之先成立农村合作协会,组建市、乡镇级农合联组织,并依托这一平台,对各类合作制资源实行联合、综合与整合,大力发展综合合作,做大合作经济的蛋糕,打造高辨识度的改革亮点。“三位一体”合作经济思想,就如一粒希望的种子,播种进云江大地。十五年来,这粒希望的种子已经发芽、生根、开枝、散叶,有的已经开花并结出硕果,有的正含苞待放,也将香飘满园。为全国贡献样本经验的瑞安,成为外界持续关注、长期研究的绚丽“蝴蝶”。

    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发展现代农业,需要建立健全强大的农业组织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把小农生产与现代市场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组织起来的广大农民成为农业产业化的主体力量。用合作制的思路、综合合作的办法,促进农户与农户的合作,推进合作社与合作社的组合,促成多层级农合组织的综合,加快农民的横向与纵向联合,这是破解“三农”问题的一把“金钥匙”。通过发挥合作社“互助、同济、共享”的文化基因和机制优势,在共同富裕的新征程中也必将结出更多果实,让更多的合作经济成果更深、更广地惠及农户。

    回望,是为了清晰远望;盘点,是为了寻找支点。站在新的起点,要高擎“三位一体”综合合作改革的旗子,凝聚共识,增进合力,从历史的原点出发,加强顶点设计,优化路径规划,一张蓝图干到底,持续做实合作社的基础,纵深做强“统”的功能,推进这场改革在云江大地春意盎然、硕果盈枝,让广大农户分享更强的获得感,也为全国提供更多的“瑞安经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阳光卫生
   第00003版:最新闻
   第00004版:百姓事
   第00005版:最新闻
   第00006版:榕树谭
   第00007版:玉海楼
   第00008版:专 刊
奋力写好“三位一体”
综合合作改革的高分答卷
将六中全会精神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瑞安日报 最新闻 00005 奋力写好“三位一体”
综合合作改革的高分答卷
■蔡余萍 2021-12-2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