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林晓
“我在意大利生活了30年,深深体会到没有强大的祖国,就没有我们海外华侨华人的今天。”近日,意大利侨领潘金榜对记者说起往事,感慨万千。
辛苦打拼收获第一桶金
1992年,对于22岁的潘金榜来说,是特别的一年,他完成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迁徙,从中国东南沿海的小山村,辗转来到欧洲最著名的艺术中心——意大利佛罗伦萨。
山里的孩子,生得黝黑,长得壮实。离乡之前,潘金榜已坚定了自己的信念,父亲的话也响在他的耳边,“男子汉大丈夫要顶天立地,克服困难,战胜自己!”
比起工作一天休息三天的意大利人,潘金榜一刻也不敢歇,没日没夜地在皮包工场里工作着。
“早上8时到工场上班,到夜里12时多还在踩着皮革缝纫机。太困了打个盹,手不小心被缝纫机机针戳中,鲜血直流。惊醒后,就用嘴吸吮着手指头,继续踩,继续缝。”潘金榜回忆当年,苦笑着说。
第二年,潘金榜找到了生意门路,做起皮包工场的代工,这比起单单在工场做工要多赚些,也算是给自己打工。到了年底,算了算,有10多万元入账。
趁热打铁,1994年,潘金榜借了点钱,投资了40多万元,拉来了10台老旧机器,找了近10名工人,开起了皮革加工家庭作坊。
潘金榜说,老一辈人都说开工场是个“吃饭宝儿”,他也觉得这是铁饭碗,先赚钱,把基础打扎实了,再谈其他。
此时,爱神也悄悄降临。潘金榜喜欢上了一位善良美丽的温州姑娘,姑娘也喜欢这个充满斗志和上进心的小伙子。他们简单置办了些家具,在佛罗伦萨安顿了下来。
潘金榜一边学语言,一边办工场,继续赚辛苦钱。
从服装批发业到餐饮业
几年下来,潘金榜不安分的心开始蠢蠢欲动。罗马有个朋友邀他去玩,他到罗马一看,就看到了商机——服装批发。
胆大心细,加上妻子的支持,更让潘金榜放开手脚一心一意地干。他卖了工场,涉足服装批发销售业。“从中国直接带货,也从罗马进点货,把服装销售到意大利巴里市。”哪知道,半年多时间里,服装批发销售做得零零落落,并没有多少生意。
“屋漏偏逢连夜雨,当时心情很低落,加上服装门店又遇上了小偷,被偷走了衣服和器材。”潘金榜说,在最困难的时期,妻子鼓励他,成了他精神上的支柱与依靠。“她很好,我心里十分感激妻子。”他说。
转眼到了1998年下半年,潘金榜把更多金钱与精力投入服装批发业。货多了,当初分发的广告单也慢慢有了效应,生意逐渐好转起来。凭着真诚和诚实,他也在同行中树立了威望。
“至今还一直在做服装业。到了2017年,看到日本餐在欧洲有不错的市场,我就着手开连锁店,和朋友合股经营日本餐,也算正式进入餐饮行业。”潘金榜说。
力携侨资侨力抗疫
2014年5月17日,潘金榜当选为意大利巴里华侨华人商会第二届会长。“我一定不辜负会员们的重托和期望,努力团结广大侨胞做好会务工作,为推动巴里地区华人社会的和谐发展,促进中意两国的务实交流作出新的贡献。”他表态。
潘金榜十分关注家乡的发展。2019年,他为金鸡山公路建设捐资;2021年,桂峰坳后村侨联办公楼建设,他又捐资。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初期,潘金榜组织侨资侨力到意大利药店购买口罩等防疫物品,几经周折,将防疫物品送到浙江省红十字会。
之后,意大利疫情严重,潘金榜又发动当地华侨捐款,共募得36650欧元,购买了防疫物资,一起捐赠给巴里市的几家医院。他还组织侨胞给当地意大利民众免费分送口罩、派送物资。
近期,受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影响,意大利的疫情仍在蔓延。“许多侨胞缺少防疫物资、药品。我们会帮忙送寄中成药,同时给他们做心理疏导。如果有侨胞在预约打疫苗时遇到困难,我们也会给予帮助。”面对不少华人的求助,潘金榜表示,商会将携手侨资侨力,帮助大家共同抗疫。
人物名片
潘金榜,1970年11月出生于桂峰。意大利巴里华侨华人商会会长,瑞安市侨商会理事长,瑞安市侨联第八届委员会港澳海外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