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黄君君)“幸亏他们及时维修,消除了安全隐患。”4月7日,万松大桥维修现场,莘塍街道居民潘先生忍不住竖起大拇指。当天,市市政工程管理中心组织施工队处理破除后的桥梁搭板,他目睹了破除时路面“塌陷”过程,直呼“万幸”。
3月31日,位于万松东路上的万松大桥(北侧)进场围挡,开始“桥头跳车”治理。市市政工程管理中心工作人员介绍,他们在日常巡逻检查中,发现该座桥梁存在“桥头跳车”现象,且近段时间来愈发严重。
“从2015年初万松东路延伸线通车至今,往来滨海新区车辆日渐增多,出现‘桥头跳车’属正常现象。”工作人员说。于是,该中心决定治理该座桥梁的“桥头跳车”,减少安全隐患,方便市民出行。
原本计划半个月完成治理,没想到施工队挖开地面后,出现了意料之外的情况。西侧桥梁接坡挖开后,发现搭板有横向裂缝,有几根钢筋断裂,需要重新捆绑钢筋,东侧桥梁接坡则出现了脱空,需要破除全部搭板,处理脱空问题后重新浇筑搭板,再铺沥青。“挖开东侧桥梁接坡侧石,下面脱空了二三十厘米。”工作人员说。按照目前的施工进度,该座桥梁维修工作预计本月底完成。另外,此处非机动车道发生了沉降,该中心也将对此进行维修。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发展,由于深基坑施工开挖、地下管道渗漏、自来水爆管等,全国各地因道路突然塌陷造成的意外伤亡事故偶有发生。“脱空后就容易发生坍塌,极易造成车辆侧翻等安全事故。”工作人员说。由于脱空发生在道路下方,很难被肉眼直接发现,增加了预防道路塌陷的难度。
2021年,该中心首次启动市区道路塌陷、脱空检测工作,运用雷达检测技术摸排道路地下情况,关注地下是否出现松动,会不会形成空洞,继而引起道路塌陷、松散,引发安全问题。在检测结果出炉后,该中心结合探测出来的两处道路塌陷隐患点和维修方案,组织人员开展作业,采取有效处理措施消除安全隐患,确保了道路安全运行。
据悉,今年该中心将继续启动市区道路塌陷、脱空检测工作,进一步扩大检测范围,并将此项工作常态化,让市民出行更安心、放心、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