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5版:有话说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普高”“职高”,适合才是最好的

    马上又到一年一度的中考季,孩子读普高,还是职高,成为家长的一块心病。前段时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简称《职业教育法》)发布后,很多媒体、专家,把义务教育后实行“普职协调发展”解读为“取消初中后的普职分流”,一时间让初中学生的家长欢喜一场。后,教育部马上出来纠正,这是一个误读、误解。“普职协调发展”不是取消“初中后的普职分流”,而是对我国义务教育后普职分类发展,做出更加科学和规范的表述。为什么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响?

    因为普职5:5分流,就是初中后,50%学生进普高,50%进职高。家长大多不愿意送孩子到职高读。大家都要往普高挤,一个地方的普高资源总是有限的,最后导致初中应试教育越来越严重,家长把孩子送这班、那班,课外辅导也越来越疯狂。初中成了教育内卷的重灾区。

    社会对职业教育一直存在误解和错误认识。认为职高是成绩不好学生读的,是差生教育的学校,读职高没有出息。普高、职高不是不同层次教育,是高中阶段两个不同类型的教育,只是培养人才的侧重点不同,普高培养综合性人才,职高培养专业性人才而已。按道理应该是同样重要的教育,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政府比较重视普高,不论在学校的设置、建设,都比较优先。第二个是职高后升学通道不畅,专科已是“天花板”,尽管近年来升本科的比例在不断提高,但仍然与家长的期望差距甚远。社会对职业教育毕业学生也存在就业歧视,有诸多的限制。还有,职高学校自身也有问题,办得不好,没有很大的吸引力等等。

    在国外,特别是发达的国家,如德国、日本等,初中毕业后,根据学生的意愿、潜力,如将来从事基础研究的,就选择普高,而将来从事实用型、技能型工作的,就选择职高,而不是像我们这样根据分数一刀切,成绩好进普高,成绩差进职高。在发达的国家里,职业没有贵贱之分,只是分工不同而已。薪酬也是没有差别的,甚至蓝领的收入要比白领高。所以,要改变这样的局面,不是单靠教育部门能解决的,如职业观、择业导向教育、薪酬制度改革、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等,需要国家综合施策。

    《职业教育法》时隔26年后进行修订,修订后新法更加突出职业教育在国家发展中和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普职协调发展,是说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是两个类型的教育,没有高低之分、优劣之别,只是培养目标不同,育人方式的异同。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高中教育的鸟之双翼、两架马车。高质量的教育体系需要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双轮驱动、双翼共进。

    今后,我国职业教育将越来越重要,因为这承担着建设教育强国、人力资源强国和技能型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的重任。接下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孩子在升学上将享有平等的机会,职高的升学通道已慢慢畅通,职高毕业生可考本科、研究生、博士,而更多普通大学将要转型为应用型大学。在普职协调发展框架内,普职的比例可能要倾向职高。这是教育发展的必然、是国家发展的迫切需要。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经信之窗
   第00003版:最新闻
   第00004版:百姓事
   第00005版:有话说
   第00006版:财富榜
   第00007版:玉海楼
   第00008版:瑞安企业家
赞“菁英人才”公荐之“常有伯乐”
多地严管第三方检测机构
“普高”“职高”,适合才是最好的
只要有居住权,房子不是你的也可住
瑞安日报 有话说 00005 “普高”“职高”,适合才是最好的 2022-5-2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