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邦城
陶山镇湾头村(现林华村、湾头村、车门下村组建为三联村),紧傍碧山桐田垟,得天地造化之功,飞云江在那一带迂回曲折地流过,形成一个奇特的S形之弯,兴许“湾头”的村名便由此而来。湾头村很小,名不见经传,本人却与它有过多次接触,此皆缘起我的瑞中老同学蔡欣杰。
说来话长,那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一个临近清明的星期天,我与同班的谢爱宽、李德进三人,突发奇想,决定徒步去碧山湾头探望蔡欣杰同学,权当是一次“春游”。当日早晨,也不知路有多远,我们带上干粮清明饼,天色微明就出发了。
走了一个上午,好不容易才找到湾头村。蔡欣杰的父亲还以为有什么紧要之事,慌忙将我等带至他家门口,大声地喊儿子出来。得知我们的来意后,父子俩面面相觑,神情颇为尴尬。那时节农村生活困难,突然冒出三个不速之客,蔡家也没个准备,有点不知所措。我们也不想为难对方,便推说还要去碧山看望另一个同学,结果连门都没进,水也没喝一口,就此打道回家了。此番湾头之行,匆匆来去,堪称平生最怪、最累的一次“春游”,幸亏返程走的是江边近路,否则定会更惨!多少年过去了,那段经历仍旧让人记忆犹新。
时光进入2006年,我随市委宣传部组织的“天下瑞安人”采访团赴西欧,不想在法国巴黎采访侨领蔡新土时,竟与湾头村扯上了关系。原来蔡新土就是碧山湾头人,与蔡欣杰是同村、同姓、同宗。有了湾头这个话题,我俩不觉拉近距离,平添了几分亲近感。
蔡新土时任法国华人经贸协会副会长,是巴黎商界华人中的成功人士,在异国打拼创下了骄人的业绩。更为难得的是他致富不忘反哺家乡,多年来善举不断,多次出资支援地方建设。当年,在瑞安市委、市政府通报表彰的137位为家乡建设捐资作贡献的华侨名单里,蔡新土名列第二。其中捐资50万元到100万元的9位华侨中,湾头蔡家就占了4位,除蔡新土外,还有弟弟蔡新龙、妹妹蔡建霞与妹夫郑品海。
为了写好蔡新土这个天下瑞安人的长篇通讯报道,我回报社后,又随市侨联去碧山湾头再行采访,增补了他“情系故土 造福桑梓”方面的内容。
蔡家在湾头可谓有口皆碑,是名副其实的慈善之家,蔡世泽与张玉英两位老人,育有三子二女,除大儿子蔡新海住碧山外,其余均侨居法国。老人平时总是叮嘱儿女,做人不能忘本,要有善心,反馈社会。因此,几个子女身在国外,总是牵挂着故里,个个都热心公益。其时,有人做过统计,从1995年至2006年,蔡家共为家乡建造了7条路、7座桥,累计捐资达200多万元。这些感人事迹,我在长篇通讯《蔡新土:耕耘新土 收获成功》中曾作过报道,此文后被多家新闻媒体转载,还两次结集出过书。
今年,应老同学蔡欣杰之邀,我又连续两次光顾湾头。一次是到他的新居作客,商议举办瑞中1963级一班第十届同学会有关事宜。原本说好还要去该村新改建的“湾头寨”参观的,因天公不作美、大雨滂沱而作罢。之后,蔡同学又频频打来电话,说“湾头寨”是当地历史遗迹,值得一看,还要我帮他查查山寨的来龙去脉。
盛情难却,我与温州的瞿纪凯同学相约同往,再一次走进了湾头村。金秋十月碧云天,一行人沿着绕山水泥路,兴致勃勃地登上了簇拥在绿树翠竹之中的“湾头寨”。站在南寨门的城头,我等颇有“高低冥迷、不知西东”之感。举目远眺,桐田垟一览无遗、尽收眼底,飞云江似一条巨蟒,环绕着碧山这块酷似半岛的神奇土地。
当日,蔡欣杰还请村干部林孝业过来作陪,他向我们介绍说,“湾头寨”改建工程,由横塘与湾头两村联手打造,总投资500多万元,资金大都来自民间筹集,这也是村里所做的头等善事,如此浩大的工程,换成过去,恐怕连想都不敢想啊!
提起“湾头寨”的来历,当地村民们都讲是隔岸仙降“山皇寨”的分寨。我来之前查阅过相关资料,据瑞安旧志记载:北宋徽宗宣和二年(1120),县令王公济为抗拒方腊,汇集境内十一乡民众,每家出一壮丁,组成乡兵,并于通往其他州、县的交通要道处,筑建设置十九个关隘,派兵驻守。“山皇寨” 与“湾头寨”,应该都是那个时候建立的,两者并非隶属关系,当为“兄弟关隘”,只是“山皇寨”更有名罢了。北宋宣和时期距今900年了,那些山寨关隘,恐已受毀殆尽,故有关史实真相仍有待后人考证。
下山时,见路旁立有一块石碑,仔细一看,是村民为郑品海和蔡建霞捐资行善所立的“功德碑”,原来建造这条绕山水泥路,蔡家的女婿和女儿捐了29万元。听说蔡世泽老人已经过世,而蔡家子女仍一如既往,在赓续“乐善好施”的初心与大爱。都说一滴水珠可以反映出大海,走近湾头村,使我们真切感受到乡村振兴决非虚言,实现共同富裕、幸福瑞安的美好愿景,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