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年腊月廿八,中午,高三的女儿终于从紧张的学习中抽身出来。晚6时,儿子也从上海赶了回来。儿女都在,满屋洋溢着团圆的欢乐气氛。
在杭州定居的小舅子打来电话:“姐夫,我已经回到塘下的家了,明晚过来聚一聚……”腊月廿九,全家赴宴。席间,小舅子轮番敬酒,并挨个儿送上祝福,轮到儿子这里时,他眼神坚定地说:“戴亦周,舅舅看好你!”女儿在旁边插话:“舅舅,你怎么每年都是这一句呀!”我们哄堂大笑。
虎年我搬了新家,本来想让老婆做一桌年夜饭,接父母过来吃,但母亲坚持要自己操持。知子莫若母,老人家在忙活之余,更享受的是全家齐齐整整团聚在一起的年味。
母亲80岁,但手艺不减当年,菜肴丰盛。酒过三巡,与许多家庭的长辈一样,上演催婚戏码。她对着孙子旁敲侧击,笑眯眯地说:“戴亦周,今年27岁了吧,该考虑考虑了,奶奶说的意思,你应该明白。”87岁的老父亲也默契地接过老伴的话。在他俩的一唱一合中,深谙此道的儿子缓缓站了起来,双手端着酒杯,毕恭毕敬地说:“阿爷,现在的我在上海算是‘三无青年’,无房、无车、无存款,要不,您老人家赞助一些?”全桌的目光都投向了老父亲,只见他神情自若,微微一笑:“爷爷已经老了,没有能力了。”然后用手指了一下我,说:“你找他,他有钱!”全家捧腹大笑。
兔年正月初一,阳光明媚,是登高望远的好日子,我带上俩孩子,三人驱车前往大罗山。到达金河水库后,下车走上登山步道。正月的暖阳最是舒适,兄妹二人在追逐中上山,欢快的笑声在山谷中回荡。看着一对儿女在那边嬉闹,所谓幸福概莫如此。
正月的走亲访友还在进行中,儿子却马上要踏上归程了,女儿也要提早投入复习中。借着早餐的时间,与两个孩子促膝交谈,女儿说:“老爸,我长着一张学霸的脸,实质上却是一名合格的‘学渣’。”秒懂,是希望我别期望太高。于是给她讲曾国藩与太平天国的交战史,告诉她屡败是能力问题,屡战是态度问题。女儿说:“懂了!”
儿子说:“2023年我会比较忙,公司去年一些被耽误的项目,今年都要提上日程。另外,今年我还要报考注册会计师两门课程,不仅仅是为了考证,还因为这两门课程也是对本职工作知识体系的补充,其他事情都先缓缓吧!”这小子!还没等我开口就先把我的嘴给堵上了,让我只能把他爷爷奶奶的叮嘱给硬生生地吞进肚子里。
看到餐桌上的儿女,忽然想到顾城的那首诗:“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