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风是什么?有人说,国风是屋檐底下那一排排高高悬挂的红灯笼。也有人说,国风是美女身上那一件雍容华贵、风格优雅的中式旗袍。还有人说,国风就是笙箫笛筝等民族乐器大合奏。前些天,瑞安文化驿站一台国风音乐会,刷新了我对国风的印象和认知。
这场国风音乐会取名“国风很国”,很有意思。它是一场小型的音乐会,整个会场仅能容纳50余人。我原本以为国风音乐会不会有很多人,但令人惊诧的是,观众人数超出我的想象。那天晚上演出现场人头攒动,座无虚席。不仅过道两旁加满了座位,连后排墙壁前都站着满满一排人,俨然是某个流行音乐会的现场,让一向认为国风很小众的我大跌眼镜。
音乐会现场设计很国风。刚进门,迎面是一个小小的古戏台。戏台古朴雅致,韵味十足,恍惚间似有演员在戏台上轻舞水袖,演绎着哀婉缠绵的南戏高腔。两侧玻璃柜摆放着传统越剧的服装头饰,桌面上铺垫着各种字体的书法桌布。桌子中间放置着一把打开的扇子,扇面上的书法如行云流水,又似山间云烟。音乐会的节目单也设计得非常有创意,一根细细的麻绳捆束着一管细长的纸质卷轴,铺展开来就像是一幅中国山水画,画中央就是国风音乐会的节目单。会场墙壁的幕布上放映着水墨动画视频,让人不由地沉浸在浓浓的国风氛围当中。
音乐会的主角是一位叫陈成的年轻歌手,曾荣登好声音乐清赛区榜首。他穿着长衣的宽袖汉服,宛如古代的文人雅士款款从后台走来,姿态优雅,洒脱旷达。一首节奏舒缓的《声声慢》被他唱得妖娆婉转,如同一条活泼的鱼儿在湖面跳跃,又如鱼儿悠闲地在水波里嬉戏。在身后中国水墨动画的映衬下,一切都显得那么灵动。《卷珠帘》则别有一番风味。在古筝名家的倾情伴奏下,旋律行云流水般从指间倾泻出来,与悠远绵长的歌声交织在一起,有极致美味在舌尖炸裂的酥麻,又如酒后微醺物我两忘的浑然,各种思绪和情感被杂糅成了一幅相思别愁的优美画卷。我最喜欢的是那曲《游山恋》,陈成换了一套汉服从侧门步入音乐会现场,在人群中缓缓而行,边走边唱。只见他微微地眯起眼睛,昂扬着头,脸上的线条绷紧,显得格外清峻古雅。身上的汉服衣袂飘逸,却又有种凛然风骨。他的歌声转换自如,婉转舒展,如烟云出岫,又似水袖舒展,像一簇簇的次第花开,又如烟火在夜空悄然绽放,感觉被一层层的思绪丝茧般包裹,又如伴着丰盈的岁月缓缓而行。当最后一个音符轻盈落下时,如同从远古传来一声黯然叹息,唯余歌者无言对空怅惘寥廓。
国风是中国乃至全人类的一笔宝贵财富。它以厚重的文化为底蕴,传承着悠久岁月的漫长记忆,沉淀着深邃和感性的美。正如复旦大学教授王德峰所言,如果没有中国基因和文化积累,你就没法理解和欣赏她的美。中国的音乐、中国的国画、中国的诗词,中国的书法等等,都需要在慢时光里细心揣摩和体会。她可以凄婉感伤,也可以豪迈铿锵,能在缠绵中书写极致浪漫,也会在温柔中氤氲缱绻,有着一种无法复制超越的美丽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