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潘益慧 陈浩 通讯员 雷杰飞 陈依涵)今年4月10日至16日是浙江省第42个“爱鸟周”,主题是“保护候鸟迁徙通道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积极响应今年爱鸟周主题,提高公众生态保护意识、传播爱鸟护鸟理念,促进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全社会,4月6日上午,市人民法院联合多部门共同揭牌成立候鸟迁徙通道联合保护基地,以实际行动守护蓝天精灵、共建美丽家园。
当天在位于滨海湿地的揭牌活动现场,市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温州市生态环境局瑞安分局等六个部门联合签署《关于构建我市候鸟迁徙通道联合保护协作机制的工作备忘录》。鸟类是绿色生态家园的重要成员。每年全世界有数以亿计的候鸟为了繁衍生息,往返于繁殖地和越冬地。
据不完全统计,我市共有鸟类18目50科250种,不乏白鹳、黑鹳、遗鸥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优越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让越来越多候鸟把瑞安当成迁徙的家园。“瑞安滨海湿地处于东亚至澳大利亚、西亚候鸟迁飞路线上,是浙江省内优质水鸟栖息地。基于我市独特的地理特点,我们要肩负起保护候鸟迁徙安全的使命,所以我们在滨海湿地设立了候鸟迁徙通道联合保护基地。”市人民法院一级法官张勉说,候鸟迁徙通道联合保护基地的主要功能有预防、教育、宣传、查处、惩治、修复,旨在为我市的鸟类提供全方位的保护,进一步织密我市生态保护网,维护生物多样性,促进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据了解,候鸟迁徙通道联合保护基地将在六个部门的联合协作下,立足部门职能,勤于探索、勇于实践,通过加强宣传引导、加强信息共享、加强打击力度、构建专家库、构建联席会议机制、构建重大案件会商机制、构建涉候鸟迁徙生态环境资源修复机制等内容,合力描绘我市“万鸟齐飞”最美生态画卷。
此外,市人民法院还组织“爱鸟周”系列宣传走进高楼环资共享法庭等活动,倡导孩子们爱鸟护鸟。庭内精心布置了鸟类标本、宣传手册、自然知识和法律知识展板,由该院行政庭(环资审判庭)庭长林波以身边的典型案例为切入点,向20余位同学讲解非法捕猎野生动物的法律后果(如图),开展生态普法课堂,呼吁同学们守护“蓝天精灵”、保护生物多样性,进一步激发学生们爱鸟、护鸟的生态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