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陈成成 通讯员 王珏心)来一场研学之旅,让孩子们在旅行中感悟、学习,并学以致用。6月1日,市新居民服务中心联合团市委、仙降街道,组织部分新居民子女开展“看瑞安 庆‘六一’”儿童节研学活动,让他们感受第二故乡的不同风光,增强他们的归属感、获得感和幸福感,度过一个难忘的儿童节。
一大早,来自仙降第三小学三至六年级段的50个孩子坐大巴车来到曹村天井垟研学基地。在被誉为“中国耕读第一镇”“中华进士第一村”的曹村,开启一场难忘的研学之旅。
在南拳武术文化园,孩子们初步了解了南拳武术文化。曹村许岙人历来尚武,习武传统已有几百年历史,南拳武术更是在此落地生根,是浙南南拳武术的发源地之一。时至今日,村中男女老少依旧保留习武强身的习俗。“学武先学德,无德非武人。”在老师的演示下,孩子们也像模像样地学起了南拳招式。
许岙还是曹村进士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为了重新挖掘曹村的进士文化,让后人体验古时的科举制度,曹村镇在梅龙溪北首复建梅龙书院。走进梅龙书院,墙壁陈列的展板记载着古时曹村科第蝉联、簪缨蔚起的事迹,闪耀着曹村人崇耕尚读的智慧光芒。在这里,孩子们深入解读“中华进士第一村”的历史由来,也了解古时求学的不易。在了解历朝历代科举制度的不同和发展的同时,他们还观赏了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针刺无骨花灯。传统手工艺品的魅力让孩子们流连忘返、惊叹不已。
在导游的带领下,孩子们又参观了农业科普馆。一进门,引人注目的综合水利枢纽设备模型呈现在他们眼前,在这里,他们了解到水利枢纽不仅可以防洪、灌溉,还可以供水、发电。随后,他们观看了气象科普片,对气候概念有了一定的了解。在老师的指点下,大家津津有味地编起了稻草人,不一会儿,每个人的手里都有了一个形态各异的稻草人。
最美的课堂在路上。“仙降第三小学是一所新居民子女学校,该校98%以上的学生都来自在瑞的新居民家庭。”仙降三小大队辅导员诸葛媛媛说:“我们的孩子们很少参加这种在玩中学、学中玩的实践体验活动,参加研学活动的孩子都非常开心,相信此次研学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激发他们对第二故乡的热爱。”
“此次研学活动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游玩与参观,而是给孩子们一次拥抱历史、品味人文的文化旅途,让孩子们心中爱文化、爱家乡的树苗不断茁壮成长。”市新居民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研学,不仅为新居民子女搭建了沟通交流的桥梁,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同时也让新居民子女了解瑞安的历史文化,感受第二故乡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