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苏梦璐)群众有了矛盾,该怎么处理、找谁处理?如何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如何抓前端、治未病,不断深化诉源治理工作?这一问题,湖岭镇率我市之先给出答案。
日前,“湖岭模式”一站式多元化解纷体系建设推广现场会在湖岭镇举行。会议由瑞安市人民法院院长胡丕敢主持,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常务副院长谢作幸、瑞安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李辅正参加会议并讲话。湖岭镇党委主要负责人,瑞安市委办公室、市委政法委、市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等单位分管负责人,各乡镇(街道)党(工)委分管副书记、综治办主任及相关基层站所负责人、庭务主任代表等与会。
会议分实地观摩和交流讨论两部分进行。会前,与会人员实地考察了湖岭镇社会治理中心;会上,一行人观看“湖岭模式”宣传片,详细了解“湖岭模式”一站式多元解纷体系的做法成效,瑞安市人民法院、湖岭镇围绕“如何健全镇级多元解纷体系建设”作交流发言。
2021年10月,湖岭镇与瑞安市人民法院签署了《推进诉源治理工作合作备忘录》,率先开启了对乡镇一站式多元化解纷机制建设的探索。
“一站式”即打造一个一站多点立体化的镇级社会治理中心。湖岭镇将老镇政府大院装修改造成镇社会治理中心,集司法所、矛盾纠纷调处中心、社区戒毒康复中心、陶山法庭湖岭审判点、湖岭镇纪委办案点、社会工作站等职能单元于一体,集成指挥协调、矛盾调处、法律服务、心理卫生、检察司法、纪检监察、社区戒毒等七大功能模块。
据悉,该中心实行“访调、警调、诉调”三调融合,将原隶属于法庭、派出所、司法所的调解员及乡贤能人、镇聘法律顾问等调解资源,集中到中心开展实体化办公,对入驻人员实行统一培训管理、统一分案交办、统一后勤保障;放开行业调解员受案类型限制,全面推行“跨专业”调解、“会诊式”调解,实现从“专科”调解向“全科”综合型调解跨越。
“多元化”即聚焦多元协同,推动矛调模式从“单打独斗”向“集成作战”转变,发挥党委牵头抓总作用,最大限度调配优势资源向矛调一线集中;聚焦镇庭联动,推动矛调重心从“诉讼兜底”向“源头治理”转变,坚持把调解挺在诉讼前面,通过镇庭联动优势互补,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聚焦数智赋能,推动矛调流程从“线下办”向“线上线下联动办”转变;聚焦提能增效,推动矛调力量从“要我办”向“我要办”转变,最大限度调动各方主动解纷的积极性。
李辅正指出,“湖岭模式”是镇街社会治理的体系重塑,是经过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治理改革,各乡镇(街道)要深刻把握“湖岭模式”多元解纷体系在基层治理中的重要意义,树牢大局意识、系统观念,加快部署推进“湖岭模式”,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努力将一域“盆景”变成全域“枫景”。
据悉,从去年11月开始,湖岭镇政府、法庭、派出所包含家事纠纷、物权纠纷等12类案件全部归到该中心调解。截至今年12月,共受理案件428件,调解成功294件,调解成功率接近70%,万人成讼率同比下降16%,矛盾纠纷类警情同比下降23.9%,降幅居全市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