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2版:最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植树节+乡村振兴
有没有搞头?
■作者 张翔

    每年的植树节,全国各地都会掀起一股植树热潮。然而,随着树苗的植入土壤,人们的热情似乎也随之消退。志愿者们在种树后往往缺乏长期的获得感,这成为了制约植树活动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前段时间,笔者借着周末时间,去了趟最近大火的桐浦镇凤凰樱花谷。老实说,这座山并没有多好的自然禀赋,不高也不险,没有奇石也没有瀑布,但是架不住漫山遍野的樱花树,满眼的粉色配合着温柔的春风,确实是个怡人的踏春之处。加上玻璃栈道、滑道、复古电话亭等设施,成为打卡地也在情理之中。更令人欣喜的是,整个项目为周边3个村解决低收入群体就业岗位100余个,每人年均增收3至4万元。

    樱花谷的成功,关键在于引种了多品种、多花期的樱花树,达成了规模效应,而城市居民对周末周边游的要求,也并未到非五星级景区不可,简简单单找个亲近大自然的地方,也就够了。

    一边是志愿者植树缺乏长期获得感,一边是乡村振兴缺乏抓手,为何不将植树节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呢?笔者认为,将两者有机结合,一定能够复制出更多的桃花谷、玉兰谷、桂花谷、银杏谷、梅花谷。

    怎么操作?首先,村社要因地制宜,做好项目规划。选址在哪里,配套设施怎么样,接待能力怎么样,开农场、景区还是房车营地,种果树还是观赏树,都要做好可行性研究。做好了这些,将需要的树种上报,农林部门有针对性地购置树苗,由志愿单位自主认购或认领,在植树节到指定地点种下树苗,并与当地村社结对。

    以上步骤还仅仅是迈出的第一步,因为树木的长成不在一夕之间,繁琐的还在后头,有趣的也在后头。

    志愿者植树后,日常的管理养护需要村社承担。村社可以开设自媒体账号,定期记录树苗的成长情况,同时建立志愿者的激励机制。结对单位可以借着党员、团员、妇女活动日的机会,组织志愿者时常来看看,帮忙照料树木,帮助宣传推广项目。

    社团组织需要开展活动的由头,志愿者希望得到植树的长期获得感,城里人想亲近大自然,村社希望项目能落地、乡村能振兴,大家各取所需。

    种下希望,也种下了羁绊。等到树木逐渐长大,景点逐渐成型,这些长期关注的志愿者,一定会拖家带口过来旅游观光,成为项目的第一批顾客,也成为义务推广者。

    植树节+乡村振兴,我看有搞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最新闻
   第00004版:财富榜
2024年“最美新瑞安人”评选活动启动
我市“新老”居民子女
争做追“锋”好少年
塘下镇新坊社区举办“同庚”民俗活动
调解人员巧破“僵局”
植树节+乡村振兴
有没有搞头?
网课购买需理性!
瑞安日报 最新闻 00002 植树节+乡村振兴
有没有搞头?
■作者 张翔 2024-3-1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