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阳光灿烂,我们说走就走,前往西山赏春。
阳光灼热,为避阳光,我和游先生斜入国旗馆主路左侧小道。走的人少,水泥地面覆盖着薄薄的苔藓,呈黑绿色。左侧自然山体斜坡,斜坡上高低错落建有民房,低矮逼仄,但四周青草绿树,鸟语花香,倒有一番情趣。
小径通幽,过一平地,水泥地绕开树木,平坦上数棵参天大树,遮出一片荫凉,满地红的、黄的落叶飒飒作响,春里有秋意。有几处平坦地上建有凉亭,三三两两的歇脚者,有一处泥地上覆满苔藓,一缕阳光斜射在上面,青亮欲滴。几棵树的树干笔直,上面亦布满苔藓,藤蔓缠绕,这是“返景入深林”了吗?阳光在树缝间闪闪烁烁。
循着清幽小径,不禁多次停下脚步闭上双眼,听啾啾鸟鸣,树叶摩挲,慢慢双臂伸展,聆听大自然美妙的交响曲,嘴角慢慢上扬。
“他们的精神永垂不朽”“永远激励着我们”……激动昂扬的声音不断传来,高墙以上是烈士陵园,临近清明,遇上锦湖中学、滨江幼儿园、消防队等团体来祭扫革命烈士。一队队,一排排,整齐有序。想当年我上高中时也曾来这里,工作后带了几届学生过来,时光在睁眼闭眼间,整整二十年有余。
流连在小径上,忘了我是来寻樱花的。来了多次都未踏过这方小路,比之万松山更幽,更清,更静。没有高科技的干扰,偶有的几个老人也是静默地或坐或走。此处是我在这喧嚣智能时代邂逅的一道缝隙,就像在一捧米中发现了一粒稻谷,虽平常,却稀罕。我寻觅的清净地不就是如此吗?樱花定是在近处吧?
沿着小路游荡,惠风拂面,发丝撩颊,让人如此沉醉。小径尽头汇入主路台阶,几步便是烈士陵园。樱花呢?极目不见,欲转身而下。游先生在园林门台向我招手,面露神秘。我跟上,拐弯。游先生已隐入人流。我穿过人群沿墙边往里,豁然开朗,粉白樱花繁闹,犹如仙子薄纱衣袂飘飘,树下已是热闹非凡,拍照,瞻仰,许多女孩儿在墙角拾掇花瓣又唿的一下仰头洒向头顶,咯咯作响,笑颜如花。竟有几个男孩也加入进来,他们捧着花瓣往栏杆下一抛,惊起一阵欢叫。一长发女子挨着樱花枝,人面樱花相映娇。
这棵樱花树,枝丫遒劲,犹如遮天花伞,浪漫出春天。一团团一簇簇满枝头,近雪色的花瓣,粉紫花蕊与花蕊头上的鹅黄相映成辉,好似成群结队的花龄少女初长成,娇羞嬉戏。一阵风来,漫天飘飞的花絮宛如软化的关节舞动,“樱花熬不过仲夏,热爱捉不紧就要起变化”,歌词唤起蓬勃的春天气息。
“咦!这么美的樱花拍起来却不好看哎!”“那就抓紧欣赏吧!”我们依着栏杆两眼生花。
“锦湖中学的来这里排队。”樱花树下青春涌动。一张浪漫的仰头脸庞接来一片花瓣,女孩是懂浪漫的。
原路返回,只为那条幽径。此时阳光柔和许多,淡淡的暖暖的。石板路上光影斑驳,石板缝间有一抹鲜绿,呀!不知名的小草,细细密密,绿油油,石板路上满是的,像是给石板滚了边,鲜活了石板路。路边四叶草开出的粉红小花,鹅黄的迎春花也来为它增色。我在高处斜坡发现了一枝比较隐蔽的杜鹃花,红得灿烂,可爱。来时竟没注意到这些春天的使者这般美丽。
出了小径,下了山,把西山的美丽春景带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