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4版:云江潮
上一版3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极地
书写如歌的年华
——《南极点探险记》序
■王安国
2023年12月20日,王安国校长为蔡桂顺授旗壮行

    瑞安中学1990届蔡桂顺校友从南极点探险回来后,写了本书,邀我写序,我欣然答应。因为桂顺是个有温度的人,我素来欣赏。

    多年前,我就通过《上望往事》“认识”了桂顺校友。他爱好写作,对乡土有特别浓深的情结并真诚地流之于笔端。《上望往事》是他的乡土作品代表作,写童年趣事,写父母故事,写“六指虾虮”的家族往事,写出了故乡的风土人情和人伦教化。他的文字语言幽默诙谐、鲜活生动,里面还有许多非常接地气的瑞安方言,读来轻松又亲切。记得十几年前,《上望往事》在《瑞安日报》连载了大半年,农家出身的我颇为喜欢桂顺这种自然、真诚、充满家乡烟火气息的写作风格。在他的文章里,我也看到了曾经的自己,塘下场桥的一个农家少年。特别是他那些写父母的文章如《行走在觅食路上的母亲》《父亲和他的盟友》《诀别》等,非常真实、深沉,令人感慨万千。

    在以“上望往事”系列记录故乡的同时,桂顺还孜孜不倦地研究、记录瑞安地方人文历史方面的“城南旧事”。2014年,他以“瑞中1990届慈善团队”的名义创建了瑞安关爱抗日战争老兵公益组织。为了寻找瑞安抗战老兵有关的资料,他不畏艰难自费跑了许多地方,如南京、上海、云南.....台湾就去过八趟,有很多感人至深的事情。2023年9月,他在上海瑞中校友会年会上作分享,讲了一个关爱抗战老兵的故事,让现场听众纷纷落泪。故事大概是这样的:瑞安某地有个80多岁的老人,一辈子没有见过父亲,因为他是个遗腹子。1940年代初期,他父亲刚刚结婚不久就扛枪出去打日本鬼子,从此再也没有回来。他的儿子即那位80多岁的老人听说桂顺是做地方抗日战争人物资料收集,希望桂顺能够帮他寻找父亲的有关信息,也好让年事已高的自己在离开世界前能够一圆“见见父亲”的梦。然后桂顺和他的朋友们千方百计翻阅资料、寻找线索,后来终于在黄埔军校资料里找到一张老人的父亲在黄埔军校入读的黑白戎装照片。当桂顺一行人将这张穿越了80多年封尘在历史烟幕的黑白照片送到老人居住地时,当地民众在村口大放鞭炮,抗日烈士的一百多名族人齐刷刷跪在村口的黄土上,隆重迎接先辈的灵魂“回家”,场面之庄重肃穆,让人动容。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那天,桂顺在台上讲,我在台下感动得热泪盈眶。

    桂顺在做瑞安抗日老兵公益事业的同时,很用心地收集到了很多当年参加过抗日战争的瑞中学子的资料,如林尹、秦汝标、朱珍顺、林育、潘桐等20多人。去年年底,我与蔡桂顺校友、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等一起去文成县看望了抗战老兵、101岁的林育校友。对于一所中学而言,这种资料是极其珍贵的,在某种意义上填补、充实了学校的发展史。

    桂顺在台湾寻找、采访抗战老兵时,还特地收集了许多曾经毕业于瑞中的台湾籍老校友的故事,如池士勋、林慰曾、李德进等老学长,并一一上门看望、采访,把老学长们对母校的眷恋之情记录下来,也向他们转达母校对老校友们的深切祝福,这样的行为很有意义,很好地沟通了母校和老校友的关系,增添了瑞安中学浓浓的人情味。

    所以说,桂顺校友是一个温暖的人。他身上所具有的乡土情怀、母校情怀是赤诚的。这种赤子之心弥足珍贵。

    最为难得的是,桂顺是个富有激情、勇敢清醒的追梦人,他的行动很好地诠释了母校“深思力行”的瑞中精神。这次他带着家人跟随探险队去号称“死亡坟场”“风极”的南极点探险,据说,到南极区域旅游的人不少,而到南极点的人每年限制在80人左右,而且大部分是科考队员或探险者。桂顺前期辛苦准备了4年,途中经历了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终于成功抵达世界真正的尽头,圆了他追了37年的南极点之梦,据说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抵达南极点的瑞安人,第一个抵达南极点的瑞中学子。这种不忘初心、不屈不挠、奋勇向前的勇气实在令人钦佩。奔波了10万里的他回到故乡瑞安后,多了个“南极人”的称号,很多人说他是“壮士”“勇士”,我觉得一点也不为过。他不是一个空想主义者,他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怎么做。他有切实可行的计划、强大的行动力、锲而不舍的意志。

    追求自我实现是马斯洛理论中最高层次的需求,人们追求自我潜能的充分发挥和实现,追求个人成长和发展,实现自我价值和意义。我觉得桂顺校友做到了。一个人在自身得到良好的发展后,要有社会担当,尽一些应尽的社会责任。桂顺的“六指虾虮家族”有做慈善的优良传统,他爷爷卖虾虮赚钱后,出钱出力,为村里修桥补路。他母亲解放前高小毕业,知书达理,乐善好施。临终前嘱咐桂顺:你条件好了,要多帮帮那些困难的人。桂顺也一样,虽然是一介平民,平时却热衷于做慈善、做公益活动,播散正能量的种子,温暖、影响他人。所以,自称为草根的桂顺校友,在我眼里是不平凡的,他的实际行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利他主义精神,也是瑞中培育“敢担当,有智慧,能做事”育人愿景的真实体现。

    2023年12月某日,桂顺来学校找我,说自己即将去南极点追梦。我把一面瑞中校旗交到桂顺校友手里,并祝福他凯旋。一个月后,这面绕了大半个地球,在南极点上空飘扬过的校旗回到了母校,并被收藏在瑞中校史馆。和出发时相比,它的上面多了几个邮戳,那是珍贵的南极点邮戳。我希望瑞中学子们都能像桂顺校友一样,做一个坚定不移的行动派,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勇敢追逐自己的梦想。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瑞深读
   第00003版:百姓事
   第00004版:云江潮
在极地
书写如歌的年华
一个高大而清癯的背影
似水流年
瑞安日报 云江潮 00004 在极地
书写如歌的年华
■王安国 2024-6-2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