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苏梦璐)“多亏了你们,我现在能跟正常人一般生活,还能来医院照看老伴!要不是你们及时发现,后果不敢想象……”
“阿婆,看到你恢复得这么好,我们就放心了,要多注意休息!”
这一温馨的互动是12月6日9时在瑞安市人民医院(以下简称“瑞医”)神经外科病房内发生的一幕。由于该院护士的专业素养和用心用情,突发脑卒中的七旬阿婆化险为夷,这场充满真情与感恩的互动,让冬日的病房格外温暖。
据了解,1个月前,来自陶山的黄阿婆和往常一样来瑞医神经外科病房看望住院的老伴。当天9时32分,该院神经外科病区一的护士池丽慧来病房巡查时发现,黄阿婆走路步态有点不稳。“我看她想穿拖鞋,但怎么都穿不好,我就立即询问了阿婆是否有不舒服,她说自己并没有不适,也拒绝了回家休息的建议。”池丽慧说,“虽然走出了病房,但出于职业敏感,总觉得阿婆的状态不对劲儿,心里一直牵挂着,想着过去给阿婆再量个血压,第二次进去时,我看到她笑起来嘴角有点歪斜,一只手也已经明显无力了。”
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敏锐的洞察力,池丽慧立刻意识到黄阿婆的表现可能是脑卒中先兆症状,该病发病迅速,若不及时救治,后果不堪设想。没有丝毫犹豫,她立即将这一情况报告病区护士长戴楠楠。戴楠楠拿上血压计迅速来到病房,血压显示163/92mmHg,此时黄阿婆表示自己手脚麻木、明显没力气,精神状态也不大好,“不好,脑卒中的概率很大,要赶紧接受治疗。”
生死较量迫在眉睫,尤为关键的是,脑卒中溶栓黄金时段为发病后4.5小时之内,时间就是生命,越早治疗,患者就多一分康复的希望。
戴楠楠立即将黄阿婆的情况报告院长助理、神经外科主任娄晓辉,他立刻协调医院急诊室开启脑卒中绿色通道。9时54分,戴楠楠电话联系运送中心和家属;9时59分,运送平车到位,此时黄阿婆已明显不能正常说话,一侧身体行动困难,但此刻其家属尚未到达现场。
“不能再等了,要尽快接受治疗,家属不在,现在我们就是家属!”戴楠楠当机立断;10时02分,在戴楠楠的陪同下,黄阿婆离开住院病房,前往急诊抢救中心就诊;10时26分,医护人员争分夺秒开展系列检查,经过紧张有序的治疗,黄阿婆的症状明显缓解。
“那天中午12点多,我去看望阿婆的时候,她语言表达变清晰了,四肢活动也逐渐恢复正常,我也松了口气,感到开心。”戴楠楠表示,“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不管是患者还是家属,生命都是无价的,而且时间对于这个疾病是非常重要的,当时家属不在,那我们就是家属,我们就要冲在一线,先陪患者下去接受治疗。”
1个月后,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黄阿婆逐渐恢复了往日的活力。据了解,此前,黄阿婆的家属给戴楠楠及医护团队送来了一面锦旗,向他们表示衷心感谢。
在采访中,黄阿婆动容地说:“他们日常工作已经很忙了,我只是患者的家属,并不在他们的工作范畴之内,他们却还是这么用心地待我,我真的很感恩。”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脑卒中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致残率和死亡率高,越早发现脑卒中先兆症状并接受治疗,对于后期恢复和提高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娄晓辉表示,“这位阿婆在我们神经外科病房第一时间被护士发现,通过卒中团队的共同努力,如今恢复良好。这正是体现了时间对于该疾病的重要性,每迟一分钟,都让会患者的神经细胞受到更多损伤,预后也会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