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青年作者吴夏雨创作的中篇小说《传火者》(刊登在《玉海》文学杂志2023年第3、4期和2024年第1期)是一篇很有想象力的科幻作品。它试图用一个别出心裁的科幻故事来回答“人活着究竟为了什么”这个古老的哲学话题。
故事是这样的:编号为馄饨93的智能机器人在一个光与火的过程里诞生了,它被赋予人类应有的智慧和能力,并按照创造者(造化者)的指令来到人世间,他在人间社会里的名字叫阿诚。从此,阿诚开启了自己的人生之旅。
他先在被称为“无空”的虚拟世界里,见识了新式的馄饨车及其结构,又学习了馄饨制作技巧并经过售卖馄饨的历练,然后按照造化者的指令来到五马街,开始他的职业生涯,为人类服务。
在这个陌生而繁华的世界里,他接触到许多让他眼花缭乱的新鲜事物,遇到许多像他一样忙碌的智慧机器人。他们通过体内的信息处理器彼此交换信息,并感知、收储这些信息,以充实自己的知识库,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例如五马街的名称,是因为东晋书法家王羲之任温州郡守时,出乘五马而得名等等。
后来,他骑着馄饨车来到邻近的一个城市,在这里他遇见了自己的同类鼓词8和活字1,又在名叫东源的小镇里听当地刻字阿婆讲木活字印刷世家的故事,看活字1埋头工作,开始对人生的认识和思考。他对鼓词8有一种微妙的感情,而对活字1过分专心致志工作感到不理解。
这时,他邂逅一个身穿休闲装的另一个同类人,这个自称“熄火者”的机器人给他一本名叫《监狱的诞生》的书,并告诉馄饨93,他是“造化”的叛逆者,他向往自由并追求自由,现在已经逃离了“造化”的控制,成为自由的机械生命体。他认为当今的世间是一个“造化”制造的规则监狱,他的任务就是帮助同伴逃出这个规则的监狱,脱离苦海,和他一样成为生命自由体。
熄火者说:“传火者?多么伪善、可笑的一个代号,人类不愿意自己去传承,却要我们去拾起?”当然,他们之间的交流主要是通过信息包进行的。
馄饨93很快就发现,自己被熄火者的信息入侵,开始对自己被赋予的使命产生了怀疑,对处境有了一种孤独不安的感觉。后来,当他意外地目睹机器人活字1的死亡的痛苦过程后,更觉得命运被摆布的恐惧。于是,他不想耽在人间了,他带着惶然不安的心情回到虚拟的空间。然而,无空里的老汉告诉他,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使命,包括不会说话只能作意识交流的机器人也一样,死亡是一个必然的过程,谁也无法避免,这让他更感到茫然。
他在城市中四处游荡,直到遇到一个卖馄饨的真人,听他讲述馄饨先辈的故事,才明白人类之所以艰难地活着,只不过是为了下一代更好的生活。为了下一代,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于是,他在思想上与熄火者展开激烈的斗争。随后,他被召回研究所,按照造化者的指示,作为一名卧底打入熄火者的内部,并在鼓词8自愿牺牲的帮助下,成功地制服了熄火者,为人类立了一大功。
最后,馄饨93、鼓词8和活字1经过“疗养”,清除病毒,重新走上工作岗位,传承古老的技艺,并且培养了新一代的“传火者”。
故事到此结束,作者试图诠释的话题有了答案,那就是:薪火相传,这就是人活着的目的,这就是小说的立意所在,虽然未脱传统窠臼,但积极意义不可否定。
整篇小说构思新颖,情节曲折,写得也很流畅,还穿插了许多地方历史文化元素,如五马街的来历、馄饨担的民间谜语,瑞安的鼓词,东源的木活字印刷以及温州方言等等,体现了作者比较丰厚的知识面和文化修养,所有这些,对于一个初学写作的青年来说,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当然,小说的缺陷也是明显可见的。
首先,小说的立意超出作者的认识范围。小说仍然无法回答“人为什么活着”这样的问题,熄火者与传火者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到底属于哪一类性质,薪火传承和维护旧秩序规则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叛逆者就是错的吗?这些都超越了作者的认知范围和人生阅历,难以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
其次,小说后半部分的情节未充分展开就草草收笔;“卧底”情节落入坊间小说的俗套,缺乏新意;结局显得很牵强,简单化,没有说服力,主题的积极意义因此受到极大的限制。
以上这些都有待于进一步思考、探索和提高。
总之,这篇令人耳目一新的小说,成绩是主要的,特别是它的创新意识很值得提倡。
我年事已高,且多年未涉猎小说,但出于对文学事业的偏爱和对文学新人出现的由衷高兴,还是情不自禁地写了以上这些读后的肤浅感想,希望对作者和编者有所启发与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