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4版:云江潮
上一版3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探秘“江南第一家”

    ■郑明理

    一直想去金华市浦江县的郑宅镇看看,一者是史载我们瑞安湖屿桥郑氏一脉就是自明朝洪武三年由浦江郑宅镇迁来的,对于家族史,我有一种追根刨底的想法;再者我非常好奇明太祖朱元璋为什么要赐封“江南第一家”,并称其为“义门郑氏”。

    深秋时节,瑞安市郑氏联谊会组织到郑宅镇考察学习,我欣然前往,因为我知道,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参观学习,还将是一场穿越时空、追寻家族根源的心灵之旅。

    在郑宅镇,当地郑氏秘书处几位宗亲安排非常周到,他们一路仔细介绍,我们一路认真聆听,在感受家族丰厚文化的同时体会家国情怀的意义。

    如今的“江南第一家”已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浙江省廉政教育基地和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景区以丰富的古代家族文化和明清建筑组合为特色,主要包括牌坊群、廉政展馆和郑氏宗祠等。

    我们首先来到“江南第一家广场”,这里共有九座牌坊,展示着郑氏九世同居的深远文化内涵与历史信息。这九座牌坊分别是“江南第一家”牌坊、“孝义门”牌坊、“三朝旌表”牌坊、“有序”牌坊、“恩德”牌坊、“麟凤”牌坊、“取义成仁”牌坊、“礼部尚书”牌坊和“九世同居”牌坊,它们依次排开,宏伟壮观,都由历代名人或当代名家题写。单看这九个牌坊名,就知道郑氏义门当年之辉煌、显赫和风光!

    据说这旌表牌坊是当年因为朱元璋“旌表郑氏孝义之门”而建,后经五次被毁六次重建,现在的牌坊为2006年重建。站在广场上,放眼一座座牌坊,我感觉到每一座牌坊都是鲜活的,似乎在给世人叙说着一个个关于“忠孝”“礼仪”“廉洁”的动人故事。

    牌坊群西侧有一座名为“惠风苑”的院子,是浙江省廉政教育基地,重点展示“江南第一家”清廉历史和勤廉典范等。大门旁镌刻着“治国齐家同理,为民从政一世”这副对联,很好地诠释了郑义门弟子浓郁的家国情怀和孝廉忠义的不凡气节。

    在这里,我们看到“仁爱”“孝义”“师俭”“有序”“清廉”等字眼赫然镶嵌在展馆墙上,令人肃然起敬;在这里,我们看到被称作中国传统家训重要里程碑的《郑氏规范》,这168条传世家训对人生体验、对家族管理、对为官之道都有很好的借鉴;在这里,我们看到郑氏家族在此合族同居历时340年、3000多人同居共食、以孝义治家的感人画面;在这里,我们看到郑义门173位为官者清廉为政、不贪污不受贿的高风亮节……

    沿着白麟溪往北走,就到了赫赫有名的郑氏宗祠。祠堂坐东朝西,我们参观的入口处为义门东路6号。门额悬挂朱元璋亲题“江南第一家”匾,没有朱红衬底金龙盘框,只有白底黑字,给人以特有的俭朴和庄严。柱联“三朝旌表恩荣第,九世同居孝义家”,点明了“郑义门”的由来。而两边墙壁斗大墨书“耕”“读”“忠信孝悌”“礼义廉耻”十个字,则囊括了郑氏治家的儒学理念。

    郑氏宗祠是郑氏家族的灵魂建筑,始建于宋末元初,后经多次扩建,形成规模宏大的建筑群,有千柱落地、五进六十四间二弄。祠堂占地6600平方米,建筑简洁大气,墙上挂满了历代名人的题词和家训碑刻。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然莫过于“孝义”二字,它不仅是郑氏家族的精神支柱,也是后世子孙行为处世的准则。我细细品味每一条家训,感受着古人智慧与道德的力量,心中不由得生出敬畏之情。

    走出郑氏宗祠,回望这条流经千年古镇的白麟溪,她见证了家族的繁盛和民族的强盛。“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几句简单的歌词,道尽家与国的联系,家国情怀永远扎根在每一个中国人内心深处。

    “江南第一家”,不仅是一个地理坐标,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这次寻根之旅,对我来说,既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更是一次对根的追寻与致敬。寻根“江南第一家”,了解家族史,读懂家国情,感悟“修身、齐家、平天下”的重要性。我们深知:历史需要传承,美德应该延续!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百姓事
   第00004版:云江潮
探秘“江南第一家”
荆谷,长江屈曲似游龙
想起了外桐
鹦鹉“你好”
瑞安日报 云江潮 00004 探秘“江南第一家” 2025-2-2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