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陈峥 特约记者 方孔德)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一年一度的春耕备耕时节已至。连日来,在天井垟粮食生产功能区,春耕生产已经陆续展开,农户们翻耕土地、播种育秧,一派繁忙景象。
日前,记者在瑞安市康园农业专业合作社的育秧棚内看到,一台全自动流水线育秧播种机正在平稳运行。工人们分工协作,浸种、上盘、铺土、洒水、播种、覆土、出盘等工序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秧盘成品快速制作完成,工人们熟练地递送盘子,并整齐叠放。这些秧盘将为早稻种植提供优质的秧苗,确保春耕生产顺利进行,为粮食安全奠定坚实基础。
该合作社负责人黄兆楷介绍,开春的播种育秧环节对一年的收成至关重要。他从春节过后就开始准备了,购买了68吨化肥、1800多包育秧基质培养土,并精选了优质稻种“甬籼15”,分批次进行早稻育秧。“半个月前,我们就准备了1万公斤优质稻种,计划分批育秧,第一批今天开始播种,分7批育秧。”黄兆楷说。
黄兆楷表示,他们合作社首批秧苗培育需要25天左右,计划总共培育4万多盘秧盘,在4月上旬进行早稻插秧作业。为提升水稻育秧的专业化和社会化服务水平,该合作社去年投资50多万元搭建了5600多平方米的现代化育秧大棚。通过合理施肥、科学育秧等形式,有效提高了育秧效率。今年,这个大棚不仅可以满足合作社自身的育秧需求,还能为周边的散户提供育秧服务。“这个高标准育秧大棚培育出来的秧苗非常均匀,活力也很好。之前露天布种完全看天气,雨水多、高温都会烂秧,现在完全不担心了。”黄兆楷说。
据了解,黄兆楷今年承包了1600多亩早稻的种植任务。目前,该合作社拥有5台插秧机、1台无人机、4台轮式拖拉机和13台稻谷烘干机,机耕率、机收率均达到100%,实现了科技赋能农业。
同样,马屿镇其他种粮大户此时也在忙着春耕备耕。在源田家庭农场项宝荣的农田里,几台大型耕地机正在田间来回穿梭,不停翻耕着土地,为接下来的蓄水、施肥和早稻插秧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种子、化肥、人手,我们都准备充足了,马上可以投入到紧张的春耕备耕。我们农场今年种植了3000多亩早稻,计划4月5日至7日开始插秧,预计5月10日之前全部完成插秧作业。”种粮大户项宝荣介绍,该农场拥有10台耕地机,目前仅出动了3台,已完成300多亩的犁地作业,待气温再高点,将全面开始耕地作业,两三天就能完成3000多亩耕地任务。
据了解,今年马屿镇计划完成早稻种植1.8万亩,全市预计完成早稻种植9万多亩,预计早稻产量将达到3.7万吨。其中,天井垟粮食功能区早稻种植面积将达到3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