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4版:榕树谭
上一版3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走进云南陆军讲武堂
■郑明理

    到达昆明后,在云南工作的成好同学极力推荐我们一定要去参观云南陆军讲武堂,说肯定会有收获的。

    昆明是一座四季如春的城市,而云南陆军讲武堂又坐落在美丽的翠湖公园边,可想而知它的环境有多美!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我们来到翠湖西岸,眼前有一座明黄色建筑,如同金甲披身的武士静静守护着春城,它就是云南陆军讲武堂。讲武堂建筑中央拱门上方的校牌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拱门前蹲候着两只石狮子,仿佛随时向人们诉说这里发生过的不凡故事。

    步入拱门,我们走进云南陆军讲武堂历史博物馆,去寻访这所“百年军校·将帅摇篮”。博物馆的展览分为“讲武堂的创办”“辉煌业绩”“将帅录”三部分,这里展示的老照片、书籍、手稿、信函、军事器械等实物,从讲武堂的创办娓娓道来,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重新呈现在人们面前。

    这所军校创办于1909年,原称云南陆军讲武堂,中华民国建立后,改名为云南陆军讲武学校,至1935年停办,共培养培训学员8800余名。它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中央陆军军官学校以及东北陆军讲武堂并称“民国四大军校”,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军事院校。这里毕业的学员遍布全国,将帅辈出,在历次护国战争中,他们立下了赫赫战功。这里曾走出共和国十大元帅中的两大元帅——朱德元帅和叶剑英元帅。

    展厅里,复原的教室、寝室,保留的教材、课程表和作息时间表,操练的内容和要求,内务的规则和章程,让我们体会到当年军校严谨的教学、严明的校规、严格的纪律,“严”字当头,培养了一届又一届英勇无畏的学员。

    展厅里,一件件老物件和一张张老照片,让我们感受到学校注重“尚武精神,爱国热心”为核心的精神训育,学校制定了“坚韧刻苦”“公忠仁勇”“智信勤严”“忠勇诚朴”等校训,激励学员刻苦学习训练,报效国家。

    展厅里,一个个故事和一段段历史,让我们明白了讲武堂与近代中国重大历史运动的关系:重九起义终结了封建统治在西南的根基,护国战争捍卫了共和的政体,抗日战争彰显了中华民族血性的觉醒……讲武堂将“坚忍刻苦”的军人品格与“民族气节”的家国情怀熔铸为精神丰碑,并发扬光大。

    展厅里,一首校歌特别震撼人心:“风潮滚滚,感觉他黄狮一梦醒。同胞四万万,互相奋起作长城。神州大陆奇男子,携手去从军。但凭那团结力,旋转新乾坤。哪怕它欧风美雨,来势颇凶狠。练成铁臂担重任,壮哉中国民!壮哉中国民!堪叹那世人,不上高山安知陆地平。二十世纪风潮紧,欧美人要瓜分。枕戈待旦,奔赴疆场,保家卫国,壮烈牺牲。要知从军事,是男儿本分。鼓起勇气向前进,壮哉中国民!壮哉中国民!”

    展厅里,我们看到了熟悉的蔡锷将军、朱德元帅和叶剑英元帅。

    蔡锷将军1911年2月任云南新军第19镇第37协协统,并兼任云南陆军讲武堂军事课教官‌。他在讲武堂的教学为滇军培养了一批骨干力量,朱德曾称他为“老师和指明灯”‌。辛亥革命期间,蔡锷与讲武堂总办李根源共同领导昆明重九起义,推翻清朝在云南的统治。‌后又发动护国军起义,亲任护国第一军总司令,与北洋军激战四川,迫使袁世凯取消帝制。他担任云南都督时关注军校改革,推动了学校制度化发展‌。

    朱德元帅1909年11月考入该校丙班步兵科,回忆起这所军校,他曾感慨地说:“我的志愿老想做个军人,而这个讲武堂恐怕是当时中国最进步、最新式的了。他收学生很严格,我竟被录取,非常高兴。”云南讲武堂是朱德军事生涯的起点,1911年重九起义,他带领讲武堂学生冲锋陷阵,与蔡锷将军并肩作战。他在讲武堂学习期间参加了中国同盟会,这又是他参加民主革命的起点。从此开始了他一生显赫的军事生涯和革命生涯。

    叶剑英元帅的毕业证书特别醒目,他是“第十二期炮兵科最优等学生”。他19岁时中学毕业,随后在马来西亚的一所中学开启了他的教学生涯。1917年,云南讲武学校在南洋招生,他凭借出色的才华被录取,开始了炮兵科学习之旅。两年后,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被分配到滇军中担任要职,由此踏上了辉煌的从军之路。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蔡锷的果敢、朱德的坚毅、叶剑英的智谋,是啊,“他们从讲武堂走向战场,用生命铸就了民族脊梁。”

    ……

    从博物馆出来,站在翠湖公园,回望讲武堂,思绪起伏:它不是一座简单的博物馆,而是一座时代的丰碑!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聚焦点
   第00003版:百姓事
   第00004版:榕树谭
走进云南陆军讲武堂
看见潘岱
书包、远足和老鼠咬的那个洞
十八江与塞纳河间的咸香
瑞安日报 榕树谭 00004 走进云南陆军讲武堂 ■郑明理 2025-4-2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