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桃花浅深处,似匀深浅妆。如果说,桃花是春的眉眼,那么,春风就是她的笑靥。又值阳春三月,春风又绿江南岸,桃花吐妍为君放。有一个地方,迎来了“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桃花观赏季,这就是我的工作地——瑞安潘岱。
以前,都只是路过。直到2023年3月的一天,潘岱街道举办首届桃花节,听说那里的桃花开得很艳丽,我也带着孩子慕名前往,与春天来一场浪漫的约会。让我想不到的是,几个月后,我居然会来这里工作。7月17日,满怀憧憬与期待,我到潘岱街道报到了,也因此有机会凝眸她俊秀灵动的容颜与清雅出尘的气质,获得既迥异于旧日印象、又超然于他人视角的崭新认知。
在潘岱工作的这600多个日子里,我进村入企、走街串户、爬山巡河,看到了潘岱很多“不简单”,也发现了潘岱很多“不一样”,当再次听到别人说“潘岱什么都没有,就是有个殡仪馆”时,我会认真地告诉他,潘岱是晚清一代大儒孙诒让先生的故里,是坐拥一座宝藏水库、三条千年古道、五个现代社区、七公里江岸线、九千米长河和十里桃林、百年石桥、千年古寺、万亩良田的好地方!
到潘岱工作后,上下班沿途的风光最是看不厌。家住塘下,每天清晨驾车从塘梅公路沿104国道线南下,到下山根右转进入瑞枫公路,便与好几路公交车相伴同行,穿过秋坦、小横山、双山三条隧道,与飞云江五桥擦肩而过,在快到温福铁路飞云江特大桥时,矗立在山边的“诒让故里 桃源潘岱”八个正楷大字赫然入目。
打这儿起,再过9个红绿灯,就到达我的工作单位。一路上,“诒让”“桃花”元素在道路两旁不断闪现,标注着潘岱的渊远文脉与现代魅力。从飞云江特大桥下钻过后,豁然开朗,这里是飞云江溯流“第一湾”,飞云江至此河床形态弯曲成马蹄形湾道,从潘岱东南入口一直延伸到西北出口,整个江岸线长约7公里,而在这个湾道,海潮作用于携带大量泥沙的江流冲刷两岸,沙洲隆起、滩涂连绵,泥沼之地经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人类的长期改造,造就了万亩沃土。沿着瑞枫线一路北上,经由北首社区、桃花源社区,穿过“七国垟”工业区、“鲤鱼沙”田园,在江都社区前垟路口左转,便到了单位,一天的工作就在紧张有序中开启了。
潘岱,地如其名,有山有水、融山谐水、山水清绝,是美丽富饶的“鱼米之乡”“水果之乡”,但在历史长河中,一直寂寂无名。至于后来名声响起来,与“桃花村”声名远播大有关系。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潘岱的谢岙底村,每当漫山遍野的桃花争相吐妍,总是会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城关的学生也会结伴前来游学。潘岱因“桃花村”出名,又打造了更多的“桃花村”,这也促使我用脚步去丈量、用手去触摸、用心去感知潘岱的风土人情。
从地图上看,潘岱北宽南窄,像极了一片悬垂的桑叶,地势东高西低,东北部的青岙山最高峰海拔476.1米,是全境最高点,西南为河谷平原,全长8920米的潘岱长河贯穿全境,就像主叶脉;如灵蛇蜿蜒的蛇河带河等众多水流密布,就像侧叶脉,南北诸水全部汇集注入飞云江;腹地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全域水稻田面积超过10000亩,成为瑞安市重要的粮食生产功能区。
潘岱名字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是据《瑞安市地名志》,潘岱原名“潘埭”,因潘姓筑埭得名,后谐称潘岱;二是瑞安望族“盘谷孙氏”聚居于此,“盘谷”即营盘狭谷之意,“潘”是由“盘”(意同“蟠”)演变而来,“岱”则是由“埭”演变而来。世居潘岱的先辈们,用他们的勤劳和智慧,在这里披荆斩棘以启山林,开辟了十二盘岭、驮山岭、大千岭三条通往外界的古道。不论从哪条古道,都可以登顶北宋时期军事关隘——李山寨,坐寨西瞰飞云江奔腾不息,江中洲渚如珍珠点缀;东眺大罗山青峦叠翠,温瑞平原河网密布,美丽景色尽收眼底。在十二盘岭古道的两边,坐落着百亩“清明早”茶园,苍枝嫩芽传递着潘岱作为瑞安“清明早”茶叶原产地悠悠几百年的清香绵长。
与“清明早”茶园同在仲容社区的寺前村,有一座四面环山、一溪抱寺的“明惠寺”,建于石晋天福三年(公元938年),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千年古寺,寺前村也因正对该寺大门而得名。就在明惠寺正前方不远处,有一座建于清光绪年间的单孔石拱桥“镇滢桥”,桥洞跨度7.7米、高6.7米,两侧各砌有一石拱门方便通行,桥体全部由鹅卵状的天然溪石堆垒而成,令人叹为观止。
很多人都知道,集云山上有座“集云山水库”,归属锦湖街道,但也有很多人不知道,集云山上还有一座水库,即位于潘岱街道北部的“梧岙水库”。在这个由集善社区和仲容社区合围的水库四围,潘岱街道近年来精心打造了“十里桃林”,那点缀在青山绿水间的一片片粉红,或以“桃花嫣然出篱笑,似开未开最有情”含苞待放的姿态,或以“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娇美怒放的红艳,热情似火迎接着四方宾朋的到来。几天前,就在这里,举办了瑞安市第二届健身徒步大会,漫山遍野盛开在春风里的桃花,也盛开在人们欢喜的心坎里。
大美潘岱,气象万千,因着对桃花的钟爱,这许多年在全境遍植桃花,这里俨然已成为拥有“十里桃林”、挺立“万株桃树”、盛放“亿朵桃花”的“桃源秘境”。我想,前来赏花、采茶、踏青的你,也应该会有这般体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