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林晓 王晓阳 实习生 孙雯雯)4月25日,“百廿西泠 印石同源”中日文化交流书画篆刻展在西泠印社书画篆刻院瑞安基地正式开幕。西泠印社社员代表及我市文化学者近百人出席活动。
“中日同属汉字文化圈,千年交流底蕴如薪火不灭,滋养人类文明。”开幕式上,西泠印社创始人丁辅之孙女、吴隐外孙女、日本丁鹤庐研究会会长丁如霞女士说,“钱塘丁家与瑞安孙家因藏书结缘,八千卷楼与玉海楼世代交好。”
丁如霞女士此次携55件书画篆刻作品在瑞安展出,作品涵盖日本多个艺术团体创作,展现中日艺术互鉴的独特风貌。这些展品既是中日文化交流“瑞安篇章”的历史呼应,也是对西泠“以文会友、与古为徒”精神的当代传承。西泠印社书画篆刻院教务长李砚表示,艺术魅力可跨越时空阻隔,文明互鉴将消弭地域界限。
1904年,西泠印社由浙派篆刻家丁辅之、王福庵、吴隐、叶为铭等召集同人发起创建,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为宗旨,创造出金石学在艺术方向发展的高峰。瑞安金石学以学术为方向,文字学研究贡献巨大。孙诒让开甲骨文字研究之先河,戴家祥集当代金文研究之大成,黄绍箕、李笠、林尹等一批瑞安学者,精通金石文字学。端木家族与西泠八家,瑞安孙家、黄家、项家、林家又与西泠印社渊源深厚。
展馆中,“古杭州郡鹤庐居士丁辅之手稿”里有丁辅之的甲骨文“游瑞安仙岩观瀑”诗等展品,可见其与瑞安的渊源。
本次活动由西泠印社学术指导,瑞安市委宣传部、瑞安市文联、西泠印社书画篆刻院与日本丁鹤庐研究会联合主办,展览将持续至5月24日,期间,广大市民可近距离感受书画金石之美。
当日,省文联副主席、温州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周新波,瑞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海飞出席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