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林晓)4月25日,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四十四届“郭沫若奖学金”颁奖仪式上,瑞籍学子刘董以优异成绩和突出学术表现,荣获这一被誉为“新中国第一奖学金”的殊荣。
“探索数学之美永无止境,未来我将继续以理性之光回应时代命题。”刘董获奖后发表感言,“郭沫若奖学金”是其学术生涯的里程碑和新起点,也是瑞安教育为他筑牢根基的体现。
据悉,“郭沫若奖学金”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首任校长郭沫若捐资设立,1980年2月25日经国务院正式批准。至今,仅1110名学子入选,获奖者以顶尖学术实力和跨领域成就备受瞩目。颁奖典礼上,该校校长常进为刘董颁发证书,其父母、家人共同见证这一荣耀时刻。
刘董现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学院2021级本科生。2023年,他在学院教授的指导下,开展研究项目《联邦学习:一类对偶ADMM类算法》,聚焦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前沿,探索分布式学习的优化算法。此前,他还斩获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数学A类)一等奖,并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是同龄学子中的佼佼者。
刘董成长于瑞安,从滨江幼儿园、玉海中心小学到集云实验学校,他的每一步都深深扎根于家乡教育沃土。“瑞安有重视教育的传统和智慧,这是孩子成长的基石。”其父刘时范作为教育工作者表示,他多年向瑞安教育名家蔡笑晚、陈钱林求教,将“培养自主学习力”的理念融入家庭教育,助力刘董养成坚韧的学术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