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几天选择包吃包住的桐庐芦茨村民宿,除了纯粹放松,一是看看被文字滋养千年的富春江,二是瞻仰迁客骚人笔下的严子陵钓台,一石三鸟,何乐而不为。
欣赏过上游的新安江,领略过下游的钱塘江,竟未涉足被誉为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的中游富春江,连我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或许世间有些相遇犹如朝圣宫殿,须迈过层层台阶,大自然也无例外。“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吴均《与朱元思书》笔下的富春江,耳熟能详。“他的故乡,是富春江上的一个小市,去杭州水程不过八九十里。这一条江水,发源安徽,贯流全浙,江形曲折,风景常新,唐朝有一个诗人赞这条江水说‘一川如画’。”郁达夫借小说《沉沦》表达他对富春江的感受,令人心驰神往。机缘瓜熟蒂落,是见面的时候了。
那几天,阴雨绵绵,躺平休闲心安理得。房间得天独厚,足不出户,就能坐享风景,抬眼,窗外碧绿的富春江支流,尽收眼底。雨声时而磅礴时而淅沥,一任阶前,听雨到天暗。
第二天,骤雨初歇,便迫不及待奔赴念兹在兹的严子陵钓台。上了车,司机告诉我,去年启动景区改造,至今还没开放呢。心有不甘,追问怎么可以看到呢?司机说,坐游船,也只能远远看几眼。没有更好办法,而游船可近距离欣赏富春江,也算一举两得。
游船码头在龙门湾。而龙门湾一带,素有小山峡之誉,也是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主要取景地。江水温婉碧绿,夹岸高山皆生寒树,天山共色,心旷神怡。不久,船上导游指向右侧,那就是严子陵钓台。钓台依山傍水,一块白色巨大照壁横亘江边,黑色篆书“严子陵钓台天下第一观”依稀可见。左边是牌坊,通过相机,可以看到匾额上题写的“山高水长”。导游补充道,牌坊后面也有一块照壁,正面为《严子陵钓台文》,背面是一幅石雕山水画,节选于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景区内还有严先生祠、天下第十九泉、华东第一碑林等景点。这些景点虽然不能目睹,但能耳闻,略胜于无,也心满意足。
最后导游遥指山顶一处岩石说,那是钓台,严子陵隐居钓鱼的地方。他和东汉光武帝刘秀是同窗,也是好友,刘秀即位后,多次聘请他,即使被封为“谏议大夫”也不为所动,退居富春山,隐姓埋名,终日和山水为伴,钓鱼为生。这种不汲汲于名利的高风亮节,备受后人称誉,也吸引了诸多诗人来此对话。
这些佳话,在龙门湾游船处的云峰烟水阁,有专门介绍。一楼迎面而立的电子屏幕别具一格:一条蜿蜒曲折的富春江,沿岸站着严子陵、方干、范仲淹、李白、谢灵运、陆游,个个玉树临风。画面将历代诗人和富春江的关联具象化,让人一目了然。他们或漂泊在此,或仕途坎坷,是富春江的山水治愈了他们,他们也赠富春江以诗文。特别是范仲淹,被贬到睦州(现在建德,当时辖境包括桐庐),桐庐的山水和人文底蕴,让他心中百结疏朗,他在《和葛闳寺丞接花歌》中所言:“我无一事逮古人,谪官却得神仙境。”兴之所至,写下了《萧洒桐庐郡十绝》,这十首诗,都以“萧洒桐庐郡”开头。而严子陵更是他的精神导师,任职期间,他修建了严子陵钓台,并为他写了《严先生祠堂记》,高度评价他“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后来他登岳阳楼的先忧后乐思想,也许萌生于此。
我们入住的是芦茨村,主打民宿。雨天,非周末,客人不多,吃饭时跟老板娘闲聊。之前她做宾馆的,2016年在芦茨村开始做民宿,现在芦茨村做民宿的有两百多间,竞争厉害。生意难做乎?但老板娘气定神闲,不怕,不怕,这里客源丰富,芦茨村是上海人的后花园,一些退休人员结伴来这里,基本住上个把月,包吃包住每天130元,而且负责接送,生意很火爆呢。而她的优势除了房屋干净,还有烧菜从不偷工减料,这不是虚言,我们每餐鱼肉蔬菜俱全,而且尽量满足我们的偏好。
一天早餐后,为了饭后消食,我们打算去周边走走,老板娘指向对面咫尺之地的马岭古道。前几天她推荐过,只是我们觉得古道破旧,杂草丛生,不以为意。今天她又一次推荐,便借坡下驴。
缠绕在半山腰的古道竟然携着潺潺溪流蜿蜒而走,乍看一眼,我惊诧了,老板娘不欺我也。回首细读入口标牌简介,浙江省一级古道,路渠并行,全长20多公里,又一次让我惊诧了。古道以老石板、河卵石铺成,一米二左右,比肩的水渠宽度跟古道不相上下,溪水清澈,流水淙淙,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所经之处,古木参天,竹树夹道,凉意阵阵。一路赞叹一路后悔,人呀,总会被惯性思维左右,如果前几天行动,一定会走完这条古道,还能探秘隐藏于大山深处的芦茨古村、茅坪古村、石舍古村风采。因中午动车回家,走了个把小时便返回。带着悔意回到民宿,抬头辨认古道位置,山上绿树成荫,蒙络摇缀,古道无迹可寻。
世事有时就会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虽然严子陵不遇,但遇到独一无二的古道,也算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