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瑞安这片热土上,红色印记不仅深藏在历史的卷轴里,更活跃在时代发展的脉搏中。红七月,我们追溯瑞安大地上的红色印记,感受瑞安红色基因的薪火相传,汲取奋进的精神力量。
掀开瑞安红色历史的第一页
瑞安第一个中共党组织在这里诞生
1926年11月,中共瑞安小组在飞云江畔的话桑楼正式诞生,这是瑞安建立最早的中共党组织。
话桑楼成为瑞安首个党组织诞生地,是有基础的。1919年五四运动后,瑞安一批进步知识青年把话桑楼作为宣传真理,发展进步组织的联络点。1925年7月,林去病等人成立“中山主义研究会”,在话桑楼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传播革命思想。后来,“中山主义研究会”与另一个青年进步团体“宏文会”合并,成立“瑞安民社”,瑞安革命团体的力量更加壮大,并将话桑楼作为瑞安红色革命据点。
1926年,林去病、叶子午等受中共温州独立支部指派,回到家乡瑞安建设党组织,并于当年11月,在话桑楼建立瑞安第一个党组织——中共瑞安小组。瑞安革命的星星之火从此点燃。
1927年2月,瑞安党组织扩大后,经“温独支”批准,中共瑞安小组改建为中共瑞安特别支部,由林去病任支部书记,其机关仍设在话桑楼。也是那时起,话桑楼掀开了瑞安红色历史的第一页。
如今,话桑楼成了我市重要的党史革命史教育基地,是广大党员群众学习革命历史、追寻红色印记的重要红色地标。
全国非公党建发源地瑞安
35年持续探索筑牢“红色堡垒”
我市是“温州模式”的重要发祥地、民营经济先发区,非公企业党建在这里生根、发芽、蓬勃发展。1987年9月5日,全国第一个非公企业党组织——瑞安市振中工程机械厂(现名浙江振中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党支部成立。百舸争流,更多的企业紧随其后,在温州、全省乃至全国形成燎原之势,瑞安便成为了中国非公党建的发源地。
在发黄的“中共瑞安县城关镇委文件”上能看到,当年经过民主选举,曹光夏当选为党支部书记。
浙江振中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曹光夏说,其实他的“初心”很简单,一是为了给企业装上“导航器”,指引发展大方向;二是为了给企业找到“主心骨”,提高群众信任度;三是为了给企业注入“粘合剂”,提升内部凝聚力。
三十余载风雨兼程,我市以“问题导向”为帆,以“先行先试”为桨,在非公党建的蓝海中破浪前行,为全国贡献了弥足珍贵的“瑞安样本”,在2012年被评为浙江省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先进县(市、区)。
截至2025年6月,我市有非公企业6690家,已建立非公企业党组织1449个,拥有党员8503名;社会组织823家,已建立社会组织党组织323个,拥有党员1404名。
瑞安市快递行业首个企业党组织
红色领航,小驿站托起大情怀
在莘塍街道活跃着这样一支队伍:他们身着工装、穿梭街巷,是城市运转的“毛细血管”;他们胸前党员徽章闪耀、肩扛社会责任,是基层治理的“流动哨兵”——他们就是莘塍街道韵速物流有限公司党支部带领的快递先锋团队。
作为我市首个快递行业企业党组织,韵速党支部自2019年10月成立以来,以“全周期党建”工作法为纽带,将红色基因融入企业血脉,在服务员工、赋能行业、助力治理中凝聚起强大合力,先后荣获温州市邮政管理局党建工作先进单位、浙江省物流行业党建示范点、浙江省快递行业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多项荣誉,成为新兴领域党建的一面旗帜。
随着党支部的设立,24小时“小哥热线”上线了,党支部书记戴盛滨带头倾听诉求,累计解决就餐、休憩等生活工作难题30多个;“流动先锋车”上路了,承诺“1小时上门取件”,以红色速度传递便民温度;社区网格员上岗了,党支部充分发挥快递员“熟门熟路、贴近群众”的优势,让新就业群体成为“治理力量”,推荐快递小哥担任社区网格员,化身政策宣传员、平安巡查员、文明劝导员、志愿服务员,“小哥网格员”累计收集民情信息100余条,解决社区问题18个。
(记者 贾洁楠/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