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3版:直击焦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旧小区改造“温差”背后
民心工程如何精准抵达?
扫一扫,看视频

    ■记者 戴娜 蔡自祥 陈小斌

    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目前多数小区已相继完工。在居民的一片叫好声中,也夹杂着不同声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异?带着这个疑问,记者对玉海、锦湖、安阳街道的6个改造小区展开深度调查。

    在玉海街道的锦绣花园小区,记者看到,经过改造后的小区面貌焕然一新,曾经杂乱的线缆统一穿管入地,智能可视对讲系统覆盖全部单元。居民陈女士说,改造后的小区外观更美了,大门的优化使得日常出行更便捷;姚先生则点赞了燃气管道铺设与雨污分流改造,认为这些有效提升了居住安全性与环境卫生质量。

    安阳街道的之江花园小区也迎来了美丽蜕变。该小区业委会主任叶巧云介绍,在小区改造过程中,业委会通过频繁沟通,充分听取居民意见,努力让每一个“急难愁盼”都变成“意满离”。

    该小区居民郑先生回忆,改造前公共区域多为水泥地,绿化带杂草丛生,儿童缺乏活动空间;改造后,公共休憩区域成为居民日常休闲的首选场所。该小区业委会副主任叶凤卓说,改造工程的顺利推进,得益于住户积极配合、施工方严格执行,以及街道、社区与业委会的协同监督。

    然而,记者在走访锦湖街道的锦桥小区时发现,小区改造后仍存在一些问题:部分建筑外立面仍然陈旧斑驳;公共绿化带杂草丛生,无人维护;“飞线充电”现象依旧普遍,长长的电线从楼上住户家中随意拉出,垂挂在空中,随时都有触电和引发火灾的风险;公共区域杂物堆积问题也十分突出。小区居民郑先生反映,小区内停车秩序混乱,电动自行车停放挤占公共通道,且缺乏公共充电设施;居民叶先生反映,小区出入口改造、雨天路面积水及绿化缺失等核心诉求未得到有效回应,居民对改造方案并不了解,改造未契合实际需求。

    为进一步了解相关情况及解决方案,记者随即联系了锦湖街道城市管理办公室主任陶冶,就居民关心的问题进行采访。

    陶冶解释,该小区出入口没有改造的原因是,其是开放式小区,没有业委会和物业管理,无法设立道闸。而雨天积水问题,主要原因是路面沉陷、排水口堵塞等。若涉及市政道路,街道将协调市政部门处理;若是小区内部问题,如因老旧小区施工引发积水,会督促施工方立即整改。在绿化管理方面,尽管街道已针对乱堆放、毁绿种菜等占用绿化带行为组织开展联合执法,但根源在于该小区缺乏有效的内部管理。

    据介绍,锦桥小区是典型的开放式小区,没有业委会和物业公司,下一步,街道和社区将给予业务指导和帮助,助其组建小区业委会,待业委会成立后聘请有资质的物业公司对小区进行管理。

    据了解,锦湖街道的锦桥、花园新村、西河、联星、气象组团5个小区均已实施了改造。除花园新村外,其余4个小区均属于开放式小区,在改造过程中面临着管理难度大等的挑战。和锦桥小区一样,改造后的气象组团小区也存在不少问题。居民肖女士反映,小区排污系统不畅,电动车充电存在安全隐患。另有居民反映小区部分墙面开裂的问题未被列入此次改造计划,希望相关部门能将建筑外立面改造纳入后续改造计划,改善居住环境。

    据了解,我市自2020年启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以来,已完成52个老旧小区改造,涉及住宅800幢、居民23187户。在为期5天的走访中,记者发现改造效果好、居民满意度高的小区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居民参与度高、改造方案精准、后续管理到位,而“问题小区”往往存在“政府干、群众看”的现象。

    老旧小区改造是民生工程,更是民心工程,“改什么”“怎么改”应该多听听居民的声音。它不仅仅是一场城市更新行动,更考验基层治理能力。当政府治理与居民自治同频共振,老旧小区才能焕发新活力,改造成果才能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直击焦点
   第00004版:云江潮
民心工程如何精准抵达?
改到“心坎”上 才是真改造
瑞安日报 直击焦点 00003 民心工程如何精准抵达? 2025-7-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