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4版:有话说
上一版3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县城也有大幸福
瑞安用民生温度托起幸福高度

    ■陈峥

    “城,所以盛民也;民,乃城之本也。”这句古语在瑞安这座浙南小城得到了生动诠释。当飞云江畔的“工业锈带”蜕变为“生活秀带”,当近60万新瑞安人用奋斗书写创业传奇,当五度荣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成为常态,瑞安正以人民城市建设的生动实践,绘制出一幅既有发展高度更具民生温度的现代城市画卷。

    生态蝶变:从江岸“锈”带到民生“秀”带的转型密码

    飞云江蜿蜒的健身步道,见证着瑞安对“人民城市”理念的深刻理解。曾经脏乱差的飞云江“工业岸线”,如今变身青春公园与新外滩公园,摩天轮与健身步道点缀其间,成为市民触手可及的“诗与远方”。这种转变绝非简单的景观改造,而是将“近水更亲水”的民生诉求转化为城市规划的导向,是瑞安对“城市属于人民”的郑重承诺——当市民在飞云江边晨跑时看见白鹭翩跹,在摩天轮上俯瞰瑞城风貌,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感,正是城市最鲜活的注脚。

    文明之城:从机制创新到全民常态化参与

    瑞安蝉联全国文明城市的密码,藏在全市513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日常活动中,藏在全民参与的常态化自觉行动中。从总排名111名到68名的跨越,不仅源于机制创新,更得益于将文明建设深度融入市民日常生活,得益于23个文明实践所构建起“15分钟文明圈”辐射全城。文明之城是常态化的全民参与,是每个路口的礼让斑马线、每场社区的邻里节、每次垃圾分类的自觉行为,这些小细节都成为滋养城市文明的活水源头。瑞安用实力证明:文明的高度取决于市民素养的厚度。

    幸福之城:从环境禀赋到治理创新的系统工程

    五度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的瑞安,构建起独特的幸福金字塔:底层是山清水秀的生态基底,中层是政通人和的治理效能,顶层则是安居乐业的生活图景。这种幸福不是偶然,而是源于精准的民生供给:城区全面推进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创建,打造浙江省首个老年人认知症记忆公园,迄今开展重点群体就业帮扶服务2.1万人次;“15分钟便民生活圈”覆盖98%的社区。正如湖北籍创业者陈旭学所言:“产业链配套齐全、助企服务到位”,这种系统性的幸福建构,让无论是土生土长的瑞安人,还是怀揣梦想的新瑞安人,都能在这座城市找到归属感。

    活力之城:从营商环境到人才磁场的生态构建

    在瑞安,28%的企业由新瑞安人创办,这个数字背后是开放包容的城市基因。吴波从四川到瑞安的创业历程,折射出营商环境的蝶变:从“最多跑一次”到“一次都不跑”的审批改革,从“企呼我应”到“未呼先应”的服务升级,15亩土地的快速获批见证着“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承诺。这种活力源自深层的制度创新:建立新居民服务中心解决子女教育问题,实施“工匠工程”提升技能,打造“青创之家”孵化梦想。当60万新瑞安人成为产业升级的生力军,瑞安用实际行动证明:城市的活力不仅在于GDP的增速,更在于让每个奋斗者都能实现价值。

    站在飞云江畔远眺,城市天际线代表着瑞安这座现代都市的高度,更蕴含着民生福祉的温度。这座城市用实践告诉我们:人民城市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飞云江边“青春公园”的晨跑步道,是新外滩公园的欢声笑语,是创业者获批土地时的笑容,是每个市民脸上洋溢的幸福。当“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落地生根,瑞安正以民生温度托起发展高度,用人民之心铸就城市之魂,书写着新时代城市发展的精彩答卷。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百姓事
   第00004版:有话说
小县城也有大幸福
瑞安用民生温度托起幸福高度
二十年“两山”路:
从生态底色到
共富亮色的瑞安实践
直面民生问题丈量城市治理精度
瑞安日报 有话说 00004 小县城也有大幸福
瑞安用民生温度托起幸福高度
2025-9-1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