瓯越之南,有山名圣井,层峦叠嶂,郁乎苍苍。其脉承自洞宫,蜿蜒起伏,如龙饮于飞云江。清音泠泠,若玉壶之滴露;古木森森,撑穹盖之清凉。幽谷深涧,岚烟吞吐;朝霏夕霭,幻化无方。默然滋养,石殿燃香。
若夫人文渊薮,则其源远。贞白丹井,其迹犹存,康乐诗篇,还自漫卷。尚有行己观云处,古驿碑残;许峰灵迹,历劫弥显。一泓可涵今古,三清自传道范。
至若登绝顶,豁然目极而骋怀。群峰奔赴,势若涌浪,青螺参差哉。远者若隐若翔,林林作架;近者如揖如聚,屡屡为台。俯仰之间,遥接云海,近缀青苔。天风浩荡,混茫顿开。
昔者大痴道人,结庐一峰洞阁。息影林泉,神交壁岩;身若凌虚,心共云鹤。万象入其笔端,三才化于丹药。最为山居长卷,墨痕淋漓,烟霞隐约。
余乃临风怀古,慕彼何忘。亦展素绢,欲振青裳。对之澄澈,涤斯心境;仰之精魄,壮吾痴狂。虽愧浅陋,然此心拳拳,山灵应笑,卧游如徉徜。
掷笔长嗟:千峰低首,一江流长。何者为真?何者为影?尽付恍惘。此身虽微,幸承天地之清淑;此意何极,长寄水墨之文章。
注:
1.瓯越之南:温州古称瓯越,圣井山在其南。
2.洞宫:洞宫山脉为圣井山主脉。
3.飞云江:圣井山南麓水系。
4.玉壶滴露:化用王昌龄“一片冰心在玉壶”,喻圣井山泉水清冽。
5.石殿燃香:指山顶宋代石构建筑群,香火千年不绝。
6.贞白丹井:贞白,陶弘景谥号,南朝道家宗师,曾于浙南炼丹。
7.康乐诗篇:南朝谢灵运(康乐公),任永嘉太守时遍游浙南,留下诸多诗文。
8.行己:周行己,北宋永嘉学派学者,有《圣井山游记》。
9.许峰灵迹:指南宋木从龙《许峰灵迹记》。
10.三清:道教三清殿遗迹,始建于唐。
11.青螺参差:化用刘禹锡“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喻观远景。
12.林林作架:林林,群峰如林。架:山势层叠如笔架。
13.屡屡为台:指山宽阔处为天然平台空地,可远眺云海。
14.大痴道人:黄公望号大痴,元四家之首。
15.结庐一峰洞阁:指黄公望“洞穴结庐”及洞前的一峰景观。
16.三才:天地人。丹药,喻道家仙丹凝天地与人性之精华。
17.青裳:文人素服,喻继承先贤风骨与自身隐居的生活。
18.涤斯心境:呼应“圣井”澄澈,涤荡尘虑。
19.卧游如徉徜:赏景神游,流连忘返。
20.清淑:天地清气与自然美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