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杨扬 记者 张森 严小章)“请看‘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诗人为何对‘暖树’情有独钟?”近日,四川省南部县振兴初级中学阶梯一教室内,在此挂职的瑞安集云实验学校教师缪美莲,为该校师生呈现一堂关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的古诗教学课。
课堂上,缪美莲以“春行”为线索,引导学生化身“春日探寻者”,将古诗学习转化为沉浸式探索。当有学生提出“暖树就是好树”的理解时,缪美莲没有直接否定,而是顺势追问:“那么请大家想一想,在早春的清晨,什么样的树才能被称作‘好树’‘暖树’呢?”这一提问瞬间激活了课堂。“这是被太阳晒得多的树!”“是没有被风吹到的树!”学生们的答案接连涌现。缪美莲随即引导,总结说,这里的“暖”,关键在于“阳光”。“诗人用一个‘暖’字,不仅写出了树的物理特性,更让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温度,体会到了早莺对春光的珍惜与向往。这便是炼字的魅力。”她说。
整堂课互动频繁、气氛活跃。“我的核心目标不是让学生记住一首诗,而是让他们学会如何‘进入’一首诗。” 缪美莲分享了她的备课思路。
“缪老师充分利用课文,提取教学资源,诗意品读;在字词品味时,抓关键字词,指导学法;在任务驱动下,由浅入深,搭建铺垫。不愧是润物无声的诗意课堂!”在听课交流环节,该校教师李志强如是说。
“缪老师不仅送来了一堂好课,更传递了精益求精的教学精神。我们希望以此次活动为桥梁,未来能与更多东部名师开展深度交流,让我校的课堂更有生命力。”该校教导主任何文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