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专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村居调查户
账本就是日记本
笔不离手已成生活习惯

  本报讯(记者 金汝 通讯员 陈丹丹)老百姓收入的数据是怎么来的?物价因素又是如何统计的?这些数据的源头,来自一本本《居民家庭生活情况日记账》。

  目前,全市共有450户调查户,其中城镇住户调查户150名,农村住户调查户300名。每天,他们都会将自家的一笔笔收支情况填写到《日记账》。这些数据将汇总到市统计部门,作为党委、政府决策的依据。

  日前,家住玉海街道南门社区的退休老人程江北拿出统计调查表,仔细填写着一天的收支。

  程江北今年62岁,做统计记账员已经近6年。多年来,他日复一日,将家庭的收入和支出数据详细记录在《日记账》上。他家的账本条目清晰,分类规范。

  程江北老人以前从事机械设计工作,一直笔不离手,且保持着写日记的习惯。自从6年前成为统计调查户,《日记账》俨然成了他的“日记本”。每天早晨从菜场买菜回来,他第一件事便是把每一笔钱记录下来。老伴和子女每天的花销,小到坐公交车,大到冰箱、电视等数码电器,也要一一如实汇报。

  他表示,刚开始登记这些数据,感觉有点繁琐,有时候甚至忘了登记,不过时间久了就成了日常习惯,要是哪天没有登记,心里总悬着一块石头,第二天一定要及时补上。

  现在,程家开始享受这种每天登记收支的乐趣和益处。老人说,从小小的账本中看到了全家这些年收入、消费等方面所发生的变化,同时对我市的物价水平和经济发展状况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现在全家人在他的影响下更懂得“花钱要用在刀刃上”的道理,也逐渐养成了勤俭节约、量入为出的习惯。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关注
   第04版:热线
   第05版:民生
   第06版:服务
   第07版:经济
   第08版:天下
   第09版:广告
   第10版:网事
   第11版:人文
   第12版:专版
   第13版:专版
   第14版:小记者
   第15版:校园
   第16版:学周刊
让统计走进您的生活
账本就是日记本
笔不离手已成生活习惯
每项数据都要严格把关
让“糊涂账”变“明白账”
瑞安日报 专版 12 账本就是日记本
笔不离手已成生活习惯
2011-10-1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