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人文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屋的竹园
■胡新华

  兴许是我对老屋前的那片竹园过于熟悉,所以当初没有什么特别印象;兴许是因为我觉得“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只是文人的一种矫情,更何况我只是一个俗人,所以曾经的我对竹也没有特别的偏爱。然而,我喜欢竹,的确是有些喜欢,不过,那是在我搬到了城里之后的事。

  住在钢筋水泥包裹的城市,拉开房间的窗帘,看不到老家那青的山,看不到那绿了又黄的稻穗,看不到叶落了又长的几株梨树,看不到那就在屋边也可以肆意生长的小草,于是,我的心里不免有了几分落寞,竟然突然怀念起老屋前的那片竹园了。

  老屋前的竹园其实不大,竹子也不多,估计也就只有几百根吧。然而,那却是一个四季常青的园地。春季里,几根笋子总是会偷偷钻出来,几天不见,就蹿得老高老高了,还抽出嫩嫩的绿条儿;夏日里,大地炙热着,几只老母鸡最喜欢跑到竹园中,或是呆着一动不动,或是用爪刨着地面;屋前的几株老梨树经不起秋风的折腾,叶儿早就被刮得不知去向,而竹依然风情不减,还在秋风中舞动着自己的裙袂;冬日里,那么几根光秃秃的树枝指向苍穹,不免让人感觉有几分萧条,可竹呢?似乎不知道什么是冬天,即使给它戴上了“白帽”,它也会不失时宜地把“帽子”给摘下来,展示着青春的风采。

  推开老屋的窗,我看到的就是这片竹园。我曾经看着那一根根的竹笋儿如何脱掉外衣如何长大的;看着朝阳是如何钻进密密匝匝的竹叶间,又是如何透过竹的缝隙后,再映着我家的玻璃窗的;在年关前,我甚至是扛着锄头钻进竹园,从竹林里刨出几根冬笋(冬笋难以出土,也不可能成竹),让自己餐桌上多一碗鲜美的菜肴。

  也许是因为拥有才不知道珍惜,也许是因为失去后才发现它的可贵,当老屋和竹园离我远去时,我竟然发现,老屋前的那片竹园是多么的可爱,那竹园的绿就是一种生命的光彩,就是生命的原动力。

  我不觉怀念老屋前的那片竹园来,于是我与一群自行车友相约,踏歌而行,穿越城市的钢筋水泥,骑行去乡间的竹海,去感受那一片绿,去寻找生命的原动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民生
   第04版:热线
   第05版:关注
   第06版:服务
   第07版:经济
   第08版:天下
   第09版:娱乐
   第10版:网事
   第11版:人文
   第12版:广告
   第13版:广告
   第14版:金融
   第15版:金融
   第16版:金周刊
地铁一瞥
冷空气来了
老屋的竹园
忆何树锴先生
瑞安日报 人文 11 老屋的竹园 ■胡新华 2011-12-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