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10版:云江潮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好说话的莫言先生
莫言签名,哎,可惜年深日久有点模糊不清了。

    好说话的莫言先生

    ■陈嫒嫒 文/图

    在杭州的吴玄老大曾跟莫言先生开过一个至今看来简单有趣且玄之又玄的玩笑。

    某日,他与徐则臣、艾伟等人看莫言写字。待莫言写完一刀宣纸后,三人便瓜分之。分完后,玄老大咧着他那标准的调侃口音对莫言说:“要是你死了,或者,得了诺贝尔奖,这些字就值钱了!”莫先生于是咧着个眉毛呵呵笑。

    在我的印象里,莫先生也是位太好讲话的人物了。

    那是2003年西湖边的秋天,百名作家、百名琴人参加的浙江省首届作家节上。受“无我茶会”之邀的莫言先生正下了那硕大的茶台,安静地躲在草地里抽烟。我拉起一位古琴琴友在湖边的偏僻处找到了他:“莫言老师!你怎么坐在地上啊?”——其实那时一般人很难认得某位作家的长相,同往的琴友更是如此。我见他旁边还有位女助理,就有了记者精神向前冲。

    “我太胖了,茶台那儿我盘腿坐不下来呀!” 莫言先生回答道。真是位有趣的先生,我和琴友也赶紧拣了块草地坐下,与他面对面地说起话来。请教了几个文学创作上的问题之后,怕耽误先生时间,在起身前问上一句:“莫老师给我们签个名吧?”弹了弹指尖的烟灰,先生抬起手来,示意旁边的助理给他一支笔。还说,没像其他作家那么专业带签字笔,就圆珠笔可以吗?于是,“无我茶会”的王星记扇子上留下了先生的大名。

    西湖一晤已十载,而今莫言先生竟真把诺贝尔文学奖揽在怀中。与当年的琴友在网络上相互冒出一句:扇子呢?二人不约而同地边翻扇子边回忆起来。

    记得十七八年前,家里订过一本杂志,当时贾平凹与莫言都在给这本杂志写专栏。于是,左手贾平凹,右手莫言。贾先生的专栏大头照满满的严肃,莫先生的则一脸慈眉。在我眼里,他俩都是一样的——一股浓郁的与江南乡土全然不同的沉重。我偷偷地想了一下:当年,我遇上的要是贾平凹先生而不是莫言,会否与之严肃的脸对话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财富榜
   第00004版:在现场
   第00005版:百姓事
   第00006版:他山石
   第00007版:人物志
   第00008版:微播报
   第00009版:远望角
   第00010版:云江潮
   第00011版:认知墙
   第00012版:实验室
   第00013版:广告
   第00014版:金周刊
   第00015版:金周刊
   第00016版:广告
跑过香港
好说话的莫言先生
青桐
瑞安日报 云江潮 00010 好说话的莫言先生 2014-2-2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