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接待费”
彰显善政风范
■金粟
塘下镇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有关要求,严格控制村务接待支出,2014年该项支出同比下降80.77%,其中新坊村、后朱村的接待费用为0元(详见本报2月3日第7版报道),此举充分彰显了该镇的善政风范。
首先,这是一种“廉政”。迎来送往,吃喝玩乐,慷公家之慨,失民众之心。老百姓对过度接待的印象向来不好,事实上这也是滋生腐败的土壤。养生怕“病从口入”,为政忌“贪从口入”,很多贪腐行为就是从吃喝玩乐开始的。请人家吃饭,也不能亏待了自己;给人家送礼品,自己少不了也要拿一份。自己的主管领导要请来陪吃,与来宾职位对等的干部要招来陪喝,管账管钱的会计出纳也不能不呼来陪坐,客人吃得不多,主人喝得倒是不少。今天招待别人吃喝,明天理所当然要去别人那里吃喝,吃喝从来就是“礼尚往来”,双倍支出的。吃公家的不客气,喝集体的不心疼,拿人民的不手软,殊不知,民心就是这样一点点失去的。塘下镇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有关要求,严格控制村务接待支出,狠刹过度接待之歪风,实在是善政风范。
其次,这是一种“简政”。我国人民素来就有热情好客的传统礼俗,必要的接待很难从根本上完全取消,但过度的接待事务肯定会影响正常工作,甚至迎来送往反而喧宾夺主,成了一些人的主要工作。越是“热情”接待,来客就会越多,接待得越多,被接待的机会也越多,如此恶性循环,便显得“政务繁忙”,应接不暇了。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严格控制接待支出,实际上可以减少一些人来来往往的兴趣与“热情”,让接待与被接待回归理性与必要。孔子说,“善政必简”,我们减少接待,简化政务,集中精力为人民服务,不亦善乎。
其三,这更是一种“惠政”。减少接待,把经费节省下来,可以为人民办更多更好的实事,这不就是惠民之举吗?诚如塘下镇的做法,这笔省下来的费用,主要用于治安、环境卫生等村居建设。去年,新坊村购买了一台警务巡逻车,加强村内治安管理。另外,增购了卫生设备,增加了环卫工人数量,加大村里卫生清扫,村居环境得到很大改善。去年,该村还成为了塘下镇5个环境卫生优秀村之一。《尚书·大禹谟》有言:“德惟善政,政在养民。”过度接待,靡费民财,民必有怨;节省费用,养民惠民,民必称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