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广场舞也要遵守
“同等自由法则”
■金 粟
新兴广场的“低音炮震得房子都快塌了”,影响附近居民休息……这一消息,又一次把“跳广场舞的大妈们”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
广场舞源自生活,来自人民,是一种风靡全国的群体性娱乐活动。2300多年前,孟子理想中的民众生活是“五十者可以衣帛”、“七十者可以食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而如今的中老年人,不仅吃好穿好,而且还跳起了广场舞,生活水准真可谓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因为跳广场舞的场地往往就在居民住宅附近,高分贝的广场舞音乐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居民的正常休息,难怪有人把广场舞叫做“扰民舞”。近几年来,广场舞扰民事件频频发生,“厌舞者”与跳舞者针锋相对,互不相让,甚至出现了打架、泼粪、枪击、放狗咬等暴力行为。去年3月,温州鹿城一小区,居民因不堪广场舞音乐的侵扰,凑26万元买高音喇叭与广场舞音乐“对抗”,上演了“以噪制噪”的闹剧,此事还惊动了省委主要领导。
作为一种为中老年人所钟爱的娱乐活动与健身方式,跳广场舞本身没有错,甚至还可以说是中老年人的文化生活与精神寄托,不能轻易说取缔,但如果因此侵扰了他人的正常生活与必要休息,那就有悖于“同等自由法则”,不能不加以限制。
“同等自由法则”是英国社会学家赫伯特·斯宾塞所提出的道德学的第一原理,他认为,“每一个人都有权要求运用他各种技能的最充分的自由,只要与所有其他人的同样自由不发生矛盾”。“跳广场舞的大妈们”有权跳广场舞,有跳广场舞的最充分的自由,但不能侵扰他人的正常休息与生活,因为他人同样拥有休息权,拥有不被侵扰的生活自由。你要权利,那么首先要尊重他人的权利;你要自由,那么首先要尊重他人的自由。违背了这一原则,就是非法的或不道德的。
孔子有一句经典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斯宾塞的原理,其实可等同于孔子的原理,都是用来劝谕人们,要宽容别人,体谅别人,将心比心,换位思考。
法国哲学家卢梭说,“人生而自由,但无往不在枷锁中”,自由是相对的,任性是要不得的。人的身体是不自由的,因为它受制于自然规律;人的活动是不自由的,因为它受制于社会法则。但愿“跳广场舞的大妈们”能够遵守“同等自由法则”,在不扰民的情况下,跳出健康,跳出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