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次易址,告别“野蛮增长”
力诺:与员工共享企业成长喜悦
■记者 陈丹丹
一侧摆放着一套简中式老榆木桌椅,桌上除了一盘艺术盆栽,几本书,别无其他;另一侧,摆放的是一张相同风格的茶台,桌上的茶具陈列得错落有致;墙上挂着几幅书法作品,古风朴朴、风雅至极……
这里是浙江力诺流体控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力诺)董事长陈晓宇的办公室。这位23岁入行、28岁开始创业的“70后”董事长,因为闲暇时酷爱品茶、看书和摆花弄草,身上鲜见商人特质,却散发着丝丝文人气息。
仅仅12年,陈晓宇带领力诺从零起步,成为如今年销售额2.7亿元、温州阀门行业纳税三连冠、温州首家挂牌新三板的“新星”企业,成为瑞安阀门制造业的一匹“黑马”。如今,陈晓宇不再一味追求“野蛮增长”,而是心平气和地看着企业步上轨道,“做精、做强、做久”。
日前,记者走进力诺五经易址的“新家”,与陈晓宇一起回顾了企业的变迁和发展。
历经五次搬迁,现代化工厂跃然眼前
2014年上半年,在位于阁巷的瑞安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内,力诺第一个企业拥有自主产权的厂房正式落成。历经3个多月的搬迁,力诺正式告别了12年来“靠租住厂房谋求发展”的历史,有了自己的“家”。
走进力诺新厂区大门,宽阔整洁的车辆通道和崭新的办公大楼跃然眼前。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在机器前有序地作业,不同材料和物品都分类摆放在指定区域,一切都显得井井有条……
“这里已经是我们的第五个厂房了。”说起搬迁,陈晓宇感慨万分。作为首家正式入驻瑞安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企业,陈晓宇深知产业集聚、增容扩能对一家高新技术企业的重要性,得益于一次次搬迁,力诺如今羽翼渐丰。
力诺创办于2003年1月,当时已在我市一家颇具规模的阀门厂任厂长助理的陈晓宇因感觉与上一代企业管理者的理念存在差异,毅然辞职,与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创办了力诺阀门公司。
“我们的第一个厂房在塘下,面积仅900平方米,员工数量不到30人。”凭借前期积累的经验和年轻人特有的干劲,陈晓宇在阀门行业如鱼得水,第一年就实现销售额2000多万元。
经历过“野蛮成长”时期,也熬过“零增长”时期。在此之前,力诺经历了4次搬迁,销售额也从2000多万元增长到突破亿元,成为瑞安工业50强企业。
发展上的“顺风顺水”并没有让陈晓宇“安于现状”。2010年力诺启动股改,然后尝试迈向资本市场。
2014年7月22日,力诺成为首家登陆新三板的温州企业,构建起现代企业管理体系。其市场也开始向多元化发展,制浆造纸阀门比例下降到30%,能源、化工、生化、环保、煤化工和矿山等行业的比例稳步提升。
设置内部考核,技能比拼促进员工成长
听陈晓宇谈创业,谈产品,他对市场、技术的精准把握令人佩服。然而,谈到企业的经营管理,更像是在听一位文人讲述哲学之道。
“组织的发展最终决定因素是人。”这是陈晓宇在微信朋友圈转发的一条信息。在他的管理理念中,企业想要获得更好的发展,必须建立规范高效的员工培养机制。
在力诺车间的门口,记者看到员工展示板上员工的技能等级均有初级、中级、高级等区分。据介绍,这与力诺内部的员工考核制度有关。为了让员工和企业一起成长,力诺为生产、售后、营销岗位的每位一线员工,都制订了清晰的发展路线,
“员工等级与员工的技能工资是息息相关的,员工每升一级,每月的技能工资就能随之增加。”力诺总经办主任高友永告诉记者,为了激发员工工作激情,提升员工技能水平,公司自2013年开始实施技能培训,并于每年的6月到8月进行一年一度的等级考核。
据介绍,力诺的员工技能等级分初、中、高三级,每级又各分三等。“我们的技能等级制度虽然属公司内部,但我们的初级、中级证书已经成为属于国家资格认证的等级证书。” 谈论起公司的等级考核情况,陈晓宇满怀自信与骄傲。
“一方面在生产实践中接受锻炼,并经过严格考核决定你是否能升任下一个高级别的岗位;另一方面,不断提供学习提高的机会。”陈晓宇说,打造“学习型企业”一直是力诺努力的方向,而企业的成长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是员工的成长。
在力诺大楼四楼有一间明亮宽阔的大教室,里面放置了约300张椅子,这里被称作“力诺学堂”。“每到举行大型培训活动,这里的热烈情况一点也不亚于大学的大讲堂。”陈晓宇告诉记者,公司经常组织员工分批参加员工培训活动。
在这样的内部培养和考核机制下,力诺员工的学习热情大大提高,对公司也更加有信心,用员工李师傅的话讲就是,“公司的这些制度都是在为我们未来谋发展,我们感受到了力诺家人般的关心,工作也更加有底气了。”
配备酒店式宿舍,关怀员工“吃穿住行”
记者逛了一圈后发现,力诺新厂区总体设计以现代化、简约风格为主,建立了现代化的办公区域、标准化的生产厂房和舒适简约的宿舍生活区、自主经营的温馨餐厅以及多功能化的员工文体活动场所,简直就是一个集生产、办公、生活、娱乐为一体的“力诺社区”。
“和善、团结、慎思、厚德、专注、明辨、笃行……”一幅幅毛笔字画在力诺的办公楼、食堂等地随处可见。简约的办公环境、绿色植物的装点、名言警句的熏陶,都让力诺员工工作时倍感温馨。
“我们致力于对员工进行全方位的终极关怀。希望力诺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在力诺吃得放心、住得舒心、行得顺心。”陈晓宇告诉记者,关怀员工是力诺尽心尽力打造的企业文化之一。
据悉,力诺食堂并没有移交给外来承包商经营,而是自己运营。“由我们自己经营食堂,员工的饮食安全会更有保障。”在高友永眼中,公司的这一举措可谓是用心良苦。
走进力诺的宿舍大楼,走廊墙上的一副副宣传板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这不是“瑞安历史文化”系列宣传板吗?了解后,记者才知道原来这些都被力诺人称作“墙面文化”,与办公楼和食堂里悬挂的名言警句“同属一宗”。
“我们的宿舍配置与酒店配置相当。”记者走进员工宿舍一看,果不其然,房间虽小却五脏俱全,空调、电视、网络、独立卫生间等一应俱全。“目前有200多名员工入住力诺宿舍,而那些和家人租住在工厂附近的员工,公司则会提供一定的补贴。”高友永告诉记者,对于那些没有住在公司宿舍的员工,都由公司班车负责接送。
“duang,蛋糕来啦,味道不错,感谢力诺!”力诺员工小李在朋友圈晒出了生日当天的惊喜。“我进力诺还不到一年,第一次收到公司送的蛋糕,相当开心!”小李告诉记者,力诺特别关心员工的生活质量和长远发展,五险一金实现全面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