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
挣零花钱的快乐
■胡燕燕
无论是安于打理柴米油盐的接地气者,还是醉心于看看世界的洒脱之辈,人们总少不了和钱打交道。当我们还是个小小孩,这些花花绿绿的纸片,就已进入我们的生活。
记忆中的童年,读小学低年级时,和自己相关的货币单位,是“角”。馒头一角一个、包子两角,炎炎夏日校门口的凉粉,两角一碗,各类绿豆、红豆棒冰,两三角一条。每天的零花钱是五角,父母的本意是让在课间买个包子馒头等,既解馋又充饥。
然而,吸引自己的东东真多啊:小卖部里颜色形状各异的橡皮,水果、动物、日月星宿等系列,都是我梦寐以求的“藏品”,因为当时正和同桌在比赛谁拥有的橡皮数量多,样子更美;还有那种细细的彩棍,是风靡一时的玩意儿,握在手里,一把散开,然后再一根一根拣出来,捡的时候不能令其他彩棍发生位移,否则游戏结束,这也是很好玩也很有挑战的游戏,围观同学们的或议论或助威或出谋划策都令我们心潮澎湃,这些细长彩棍比包子馒头贵多了;还有五彩的弹跳球;还有实为塑料质地的“珍珠项链”,好看好玩的太多,想买的也太多。怎奈“铜钿”有限,实在腾不出余钱来买包子馒头等“俗物”。
光“节流”不是办法,“开源”更重要,这是长大后才明白的道理,其实我小时候早已尝试。隔壁家一位阿姨在镇上的鞋帮厂上班,缝制鞋帮过程中,剪去多余线头、折叠、整理等工作必不可少,阿姨不想把时间花在这些琐事上,于是问我是否愿意跟她“打下手”,她支付“工资”!正是暑假在家玩腻了的时候,可以去工厂“挣钱”顺带看新奇,我自然很愿意!一早便乖乖跟过去,坐在她工位旁边,她加工多少我整理多少,整理速度比她加工还要快!后来,另一位阿姨见此,也希望“雇佣”我,于是我就有了两位“雇主”!即便这样,工作量也不算大,我能比较轻松完成。鞋帮厂的院子里,不知为何放了两架滑梯,我在完成“工作”之余可以去“溜”几把,日子过得飞快。
时至如今,我全然忘记当时进账几何,总之无异于“巨款”。每每收工后,把当天所得放入铁皮罐子,再把铁皮罐子藏到衣柜,睡前还要挖出来数一数的激动与喜悦,却很清晰。至于“第一桶金”花在何处,也已完全没有印象。
“小时候,快乐很简单;长大后,简单很快乐”。童年里,为每天些许的零花钱欢欣雀跃;装着“酬劳”的铁皮罐,睡前会令人忧心究竟是该抱着还是藏在箱子里。年岁渐增,记挂的事情不知不觉多起来,可每每忆此种种,皆令人莞尔。好在,“六一”儿童节一年一度,无论如何,总要让自己在某个契机,回到最初简单纯粹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