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讲座
■郑育友
上周,惊闻台湾著名的“乡愁诗人”余光中先生走了,不禁想起2010年1月12日下午,在温州龙湾,我曾听过余先中先生做了题为《艺术经验的转化》的专题讲座……那一幕幕动人的情景至今仍浮现在我眼前。
那年,余光中先生虽已83岁高龄,但他精神很好。他在说诗时,不时会手舞之,口诵之,听众们称他的讲座为“余式”特有的讲座。
余光中先生演讲“艺术经验的转化——将别人的画成为我的诗”时,将事先准备好的演示文稿,把世界著名画家凡高的名作《向日葵》《星光夜》、《荷兰吊桥》等以及他根据这些画意创作的诗,一起投影在大屏幕上。先生说诗劲头可大了。他信步走到台当中,左手握着话筒,右手指点着诗画,手舞之,头摇之,似古代诗人兴致勃勃地吟诵着自己的诗。他这种幽默风趣的演讲,让听众的心灵融入他的诗意中,赢得阵阵掌声。
先生的演讲告诉读者:“其艺术生命长青的奥妙之一就在于灵感的来源。”由此,他的演讲给我的启发是:认识到文学、艺术、音乐、雕塑、建筑之间都可互通转化,所以说创作源泉是无限广阔的。
会后,听众们涌向讲台前,纷纷请先生签名留念,我也随着人群挤向台前,将事先选购的一本《余光中作品精选》奉上。先生认真地签下大名:余光中2010.1.12。这一珍贵的签名本,我至今将它珍藏在自己“求知斋”书房里。
返程路上,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的是这位“夕阳下,晚照里,斜晖时”的“乡愁诗人”那“余”情未了、动人心弦的讲座印象。
时隔7年,这位“乡愁诗人”带着“乡愁”,驾鹤西去了,却给我们留下了永恒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