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7版:云江潮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无标题

    湖滨畅游

    ■冯具坚

    在车水马龙、喧嚣尘上的虹桥路边,隔河有一个浓荫森森、恬淡闲逸的去处——瑞安湖滨公园。这是个让人养眼养心的地方。

    公园北面的入口处,几株大树组成一片浓密的绿荫映入眼帘。近前,护栏、碑石、路面掩映其中。树下,一条曲径向里延伸。柔枝摇曳笑东风,树影婆娑扰金阳。每日看惯了毫无生气的水泥丛林的人们,面对灵动的绿色生命,怎忍放纵脚步而不入内小歇?

    步入公园,一股清新之气扑面而来,沁人心脾。路左,花木丛中藏有两亭,间隔数十步,相互呼应。亭顶高耸,飞檐高挑,探出树梢头。右侧,玉海楼放生池边,临岸高筑二处方形亭阁,之间有一长廊相连。水榭迴廊与一水之隔的玉海楼古建筑浑然一体,相得益彰。公园中间临河处,一株百年古榕树,仍然生机勃发,伸展出强劲的枝干,托起繁茂的枝叶遮盖了几近半个公园。这里,除了人,满眼都是绿色,满心也是绿色的。

    榕树下,有人挥手打牌,有人凝神棋枰。旁观者环列其后,作“观战不言真君子”状。坐椅上,大人们促膝相谈,儿童们绕膝相逐。亭子里、栏杆边,三三五五的老人们,或坐或立组成谈话的圈子。这一个个圈子就是一个个论坛、舞台。老人们谈今论古、针砭时事、调侃人生、家长里短,时而欢声笑语,时而大声争辩。这里,每天都演绎着一幕幕多彩的话剧。这里,人们都会变得淡泊平和,不管认识与不认识的人,都容易进入话题。可谓是“眼前一笑皆知己,举座全无碍目人”。这里,人们的心灵得到了渲泄,得到了慰藉。

    人类来自大自然,对自然始终怀有恋母的情结。试想,古代有多少僧道隐者为享松竹之乐而逃离都市;现代有多少达官贵人为寻自然之美而跋山涉水。而公园则是人力提炼了自然精华的地方,为人们提供了亲近自然,享受自然的场所。在此,人们有了回归大地母亲怀抱的感受,抚平了心中的块垒,泛起一分童心,一分纯真,所以人们才与公园如此相亲相融。

    我踱到亭子边,记起一对亭联:“万事宜勤请少坐,春光须惜莫长谈。”这是对青年人的劝戒吗?时下世事纷繁,生活不易。他们难得来此一坐,一定是累了、倦了,或者心旅上有一些波折。古人云,“一张一弛”“劳逸相参”,才是“文武之道”。他们应该多待一会儿,再待一会儿。让清风、绿叶拂去心上的尘土,在静谧中找回可能迷失了的道路,再继续上路。这是对老年人说的吗?老人们走过风,走过雨,总算安坐在凉亭之中了。此后,“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无“车奴”“房奴”之烦心。可闲看秋月春风,云卷云舒;可咀嚼曾经的成功喜悦;可笑谈曾经的恩恩怨怨。何有“少坐”之理?至于还是“家奴”的老人,或者还要散发余热余光的老人,也应该“悠着点”,因为,从容淡定,从来就是健康长寿的至理至道啊!

    我在亭边的一张靠椅上坐下,对面就是繁华的虹桥路。在车潮人流中,不时有打工者匆匆走过的身影。我向后靠在坐椅上,享受着绿荫下的清凉和安宁,而让遐思放飞,去触摸,捕捉生活的飞絮。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聚焦点
   第00003版:经信之窗
   第00004版:百姓事
   第00005版:最新闻·车周刊
   第00006版:车周刊
   第00007版:云江潮
   第00008版:财富榜
听雨轩
瑞安话中的哲理
悼王老师
瑞安日报 云江潮 00007 无标题 2019-3-1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