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6版:云江潮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守住内心的静

    守住内心的静

    ■良方

    巨流河是清代称呼辽河的名字,她是中国七大江河之一,辽宁百姓的母亲河。哑口海位于台湾南端,是鹅銮鼻灯塔下的一泓湾流,据说汹涌海浪冲击到此,声消音灭……

    ——齐邦媛《巨流河》

    齐邦媛先生生于1924年,1947年被历史的巨浪挟裹来到了台湾。2009年,80多岁高龄的她写下了这部自传式回忆录。她在后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当我真正动笔写《巨流河》时,辰光真是晚了。我似那朝圣的人,一天走一程,一步一步攀上最后一程阶梯,只求天黑前完成全程,不敢再去详述看到朝云和夕阳的灿烂光景时,并未忘怀的感动。

    作为国民党高官的女儿,仅两岁的她跟随父母,在日本的炮火中从东北辗转到西南;又在内战的硝烟中,从西南漂流到台湾。不断的流亡,让家乡的巨流河,永远变成她梦中的记忆。

    齐邦媛的《巨流河》让我们对民族的苦难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体会。平白、和缓的文风,描绘这段波澜壮阔、风卷云涌的历史,更让人觉着深沉、内敛和颤动。齐先生笔下令我尤其难忘的是这样几位人物。

    一是齐先生的父亲齐世英。民国初年的留德热血青年,一位革新派,从巨流河战役到国民党撤离大陆,在惊涛骇浪、战火纷飞的岁月里,年轻的齐爸爸为理想打拼,抗日、办学、办刊,在颠沛流离中用自己的政治智慧保护乡人和家人。来台后,因为政见不合,被开除党籍。他谓自己求仁得仁,恢复了自由身。以后的岁月,虽远离政治中心,但仍恪尽书生本分,推动民主。在齐先生眼里的父亲是个“温和洁净”的性情中人。”

    第二位是齐先生的挚友——东北少年张大飞。张大飞的父亲原是沈阳县县长,因掩护同胞被日本人在广场烧死。张大飞放弃学业报考空军,成为一名飞虎队员。“生命中,从此没有眼泪,只有战斗,只有保卫国家”。在整整7年时间,张大飞都与少女齐邦媛保持通信,直到26岁战死。“张大飞的一生,在我心中,如同一朵昙花,在最黑暗的夜里绽放,迅速阖上,落地。那般灿烂洁净,那般无以言说的高贵”。

    第三位便是当时在武汉大学任教的朱光潜。

    朱光潜先生“谈美”“谈文学”“谈心理学”,在战火中一字一句吟咏、教导雪莱和济慈的诗歌,他的悲苦哪里是无感于现实?联想到后来他遭受的不公正待遇、他和其他文人所受的自尊的摧残,尽管貌似守住自己的风骨,却不得不主动批判自己的唯心,不知道那些时刻,有多少的违心和愤慨!如此,长使英雄泪满襟!

    相比历史,书中的文字没有过于浮华的悸动,没有悲天悯人的宣泄,甚至没有太多大悲大喜的际遇,有的仅仅是在这历史洪流中,在现实的驱使下,对生活点滴的珍惜与把握。

    在和平岁月里,我看到80多岁的齐邦媛还在忙着写作、编书、听西洋音乐。

    89岁的朱光潜先生在去世三天前还赶着要把《新科学》的注释部分完成。

    ……

    巨流河奔腾、狂放与喧嚣的波涛,最终流向哑口海,从此音消声灭。

    守住内心的安静,做一个宽容悲悯、安定沉稳和热爱生活、珍惜岁月的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百姓事
   第00003版:和美莘塍
   第00004版:最新闻
   第00005版:有话说
   第00006版:云江潮
   第00007版:家周刊
   第00008版:家周刊
大队屋
守住内心的静
杜鹃花又开
有梦想才会有奇迹
瑞安日报 云江潮 00006 守住内心的静 2019-5-2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