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6版:榕树谭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石聚堂随想

    石聚堂随想

    ■施正勋

    接到局退休俱乐部电话,决定在重阳节后组织退休人员去苍南一日游,当即欣然答应:参加。最初的想法不在于观赏山水,好多老上级、老同事久未碰面,聚在一起,当为乐事。

    在大巴中坐了近两小时,大家聊得兴致盎然。到达的第一个景点名为石聚堂,下车不远处,即可见溪畔山脚下立一巨石,石上刻有“石聚堂”三个大字,红漆描底,字迹工整,却无落款,显然非名人手迹。

    沿山路拾级而上,石阶较平缓。

    转过两段山路,先映入眼帘的为平坦处一块横卧的巨石,外表光滑呈紫黑色。继续前行,整体山岩上凸现几块无序地依偎在一起,形态怪异的大石块,周边筑有水泥栏杆,底座旁标竖着精致的标牌,名为“石狐望月”。围着群岩盘旋,仔细观赏,颇神似。再过去,眼前的巨石搭配更为奇妙,但见地面方型山坪上斜立一块蛇头形状的略扁巨岩,紧靠另一位同伴,相互撑持着,中间留下洞隙,洞底静坐一块石头,远看,呈现古人双手作揖之态。细观标牌,名为“合掌岩”,唯妙唯肖。转过一边,又见一块壶盖般的巨岩,底下竟然伸出一条乌龟头状的石柱,整个形貌酷似巨龟在探视草丛间的秘密,奇趣盈然。

    向另一侧远眺,岩隙中隐现三个字:观音阁。沿小径下行,即可进入阁内,虽然建筑规模不大,却院落井然。抬头仰望,除了可见精致的经塔,便是崖壁上一排描红石刻大字“南无阿弥陀佛”。令我驻足赞叹的是旁边高耸岩石上爬满的藤本植物,浑然天成的图案胜过印象派的油画,粗犷不失精巧,点缀得顽石生机显现,赏心悦目。

    观音阁里的一位大妈告诉我们,前面就是景点一线天,两面巨型峭壁相对,当中仅留几十公分空隙,可容一人勉强穿行其间。大妈热情地引领我们进入其中,狭缝长数十米,两侧悬壁,脚下一径黄土,头顶一抹蓝天,情境奇幽。

    走出一线天,周边的岩石堆垒各具风姿。此刻,我才参悟到石聚堂这三个字的深邃含义。真想不到,这一脉小山丘间,竟集结拢这么多千姿百态的岩石,以最原始的组合,展现其独特的奇观。

    接下来的旅程,景点不同各有千秋,我却心不在焉。脑海里总是浮现那一群群岩石的模样,且萌发胡思乱想。

    在人类的文明史记载中,石头占据重要位置。且不说人类赖以生存繁衍的地球就有一层石头地壳,人类还依据自身的功利好恶,将石头划分出贵贱森严的等级。石头中罕见的色彩亮丽、晶莹剔透者为极品,如钻石、翡翠、玛瑙等,人类将其打磨成珍贵饰品,供奉宫廷贵族,收藏玩赏之余,还借此标显自己的身价,一颗名石,价值连城;其次如鸡血石、青田石等,经艺匠雕琢,名曰艺术品,即便小小一方印章,经名家打理,也身价不菲;再次如汉白玉、大理石等,人们取之勒石刻碑,欲依石之固,名传千秋;其他各种矿石则视其稀缺程度,皆广为开釆为我所用;就是留下的大路货般石块,亦可挖凿来筑房垒坝等,物尽其用。基于这种实用的准则,人类把大地挖掘得千疮百孔,一些珍贵的玉石产地已经再难找到像样的原石。

    据书载,中国历代文人中,不乏对各种奇石的狂热喜爱者,如书法家米芾,嗜好收藏石砚,时人称为石痴。

    在文化巨匠笔下,石头久受天地日月精华之灵气,能幻化出七情六欲,演绎出人间悲欢离合。《西游记》中的齐天大圣孙悟空便是石猴所化,而《红楼梦》原名《石头记》,则源自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一块无才补天的顽石。

    石聚堂包罗的众多岩石,当属于石类中垫底的低档货,不仅材质相对较差,且形状怪异、色泽灰暗,除了诗情画意不足难登大雅之堂,即使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也不易派上用场。正是这种大而无用的形态,才使它们裸露山间千百年,得以自在安身。

    千百年来,它们偏处荒野,坚守故土不离不弃,避开了接受残酷肢解,遭遇封藏玩赏的命运,成全了安然的团聚梦。

    都说顽石无知,我却突发奇想,这一群比邻而卧的岩石或许拥有灵异的信念。至少,它们明了自身的资质,相望守候甘于寂莫,不趋炎附势。毅然采取最原始的以不变应万变方式,用千年不改的姿态,凝聚成天地间奇崛的胜迹,留给后人无数奇妙的遐想。

    为之取名“石聚堂”者,诚悟透其禅机矣。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百姓事
   第00004版:财富榜
   第00005版:远望角
   第00006版:榕树谭
   第00007版:车周刊
   第00008版:车周刊
仲秋,在翁家山
石聚堂随想
湘西苗寨风情
冬日小思
瑞安日报 榕树谭 00006 石聚堂随想 2019-12-1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