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之下的纳凉
■钱玉琴
若不是那夜色太美,让我感觉跌入童年的岁月里,有如微醺之后晕乎乎的,情不自禁在夜深人静之后,以文字记录此情此景。
此刻身在大罗山怀抱,在远离喧嚣的寺院里。耳边传来天籁之声,近处泉水淙淙不曾歇脚,和着不知有多少只此起彼伏的蟋蟀声,好像举行一场盛大的演唱会。黑色笼罩四周,黑魆魆的层层山峦和郁郁葱葱的树木,犹如蒙上了黑色的面纱,显得朦胧而神秘。
抬头看苍穹,星星好似在悠闲散步。惊喜的是,还有点点萤火虫的身影在眼前飞舞着。山风习习,吹落所有的心事,让人沉醉其中。
不知有多少年没有像如此这般坐在露天的院子里,少年去小城读书一脚迈出家门之后,再也没收回来。再过几年之后,老家的房子拆后重建,改成农村式的商品房,再也没有院子可乘凉。即使工作之后偶有邂逅星星,也是脚步匆匆,闲事挂在心头,无心欣赏良辰美景。
童年时的家乡很美,前后都有河,前面的宽阔后面的狭窄。河上有石桥,有石板路,现在回忆起来也颇有江南水乡之味。可惜如今老家改了模样,回忆也失去了证据。
那时的月光总是很皎洁,院子前后都有,前院子和大伯家的连在一起,四间院子连在一起,用砖围成半人高的围墙,可以坐在墙上。但我们习惯在后院纳凉,可能是夕阳下山之后,阳光首先撤退阴凉下来。然后用水泼地把暑气冲走,水一泼上去,很快就会被吸收,暑气也随之蒸发,也随之清凉许多。然后我们搬出竹席,还有竹床,还有桌子凳子。晚饭也在外面吃,母亲拉动着风箱,一只特大的铁锅里的是我们一大家子包括奶奶有九口人的稀饭,每人一碗粥,也很快告罄见底。
我们几个姐妹躺在竹椅或竹床上,看星星,数星星。还有隔壁邻居家院子里种植的天罗瓜,每当清晨开着一大朵鲜艳欲滴的黄色花朵,到晚上会被阳光晒蔫耷拉着。晚上登场的是萤火虫,我们会拿出玻璃瓶,捉着几只在瓶子里一闪一闪亮着灯。然后玩累了就躺下来,懒懒地扇着扇子,数着星星就睡着了。也不知什么时候,父母把我们抱进屋子里头睡觉。
多少个暑去寒来,如今出走半生,不能说尝遍人间滋味,但也可谓是经历了酸甜苦辣,五味陈杂。少年无忧无虑,即使有,也是“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辞强说愁”。没有一帆风顺的人生,只能以自身的经历去总结去汲取人生的经验,如今识得愁滋味,让人感慨万千。也只有自己尝试了人间诸多滋味,才会感同身受去理解他人,升起慈悲之心。当初一定要如此,并一度陷入执迷于此,欲罢不能,但如今也是云淡风清,一笑而过。
夜色如水,我如一个贪婪的孩子那般,幸福充斥在心头,竟舍不得回房间休息。从晚8点到接近深夜12点,才恋恋不舍回房。
这次和同事兼好友外号木头在一起,我们面对面聊天也有几年,这几年只在微信里或短号电话联系,这次我们在月色之下,能有机会聊天。随意说着笑着,偶有几声纵情大笑,划破黑夜的寂静。
天上有颗星星,说是“长庚星”也叫“启明星”,据说是夕阳下山时,长庚星就会升上来,在天空中闪烁着,自童年到现在一直都在。好像走过千山万水,看到童年的自己,一如当年的无事在心头,平静。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
每只蝴蝶都是从前的一朵花的灵魂,回来寻找它自己。而我们长大成年之后,也是不是回来寻找自己曾经丢落的一角,与过去的自己一次次重逢,于是,生命如此喜悦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