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4版:云江潮
上一版3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少年来信

    ■苏康宝

    少年的信就摆在他的课桌上,看着“老爸亲启”四个字,我有些忐忑不安。少年在信中会说些什么?是成长的烦恼还是读书的压力,抑或是对我素日唠叨他的不满……少年以这种方式表白,或许是父子之间最妥当的一种交流方式吧。

    记忆里,从初中到高中,少年一共给我写过三封信,都被我完好地珍藏着。在我看来,这些信属于少年的青春记忆,更是铭记父子之间情感的见证。每一封都是一粒珍珠,闪耀着少年内心的光芒,成为我心中温暖的牵挂。

    中考前夕,就读私立学校的少年写来第一封信。

    学校管理异常严格,住校生一周才允许出一次校门。妻子正是看中这所学校管理严格,才咬着牙拍板,送少年去了那里。当时我俩的工资加起来刚够糊口,每个开学季,学费像一座小山压在两人的心头。做出这个决定,是因为有一次妻子撞见几个街头游荡的半大孩子,眼神空洞无人管,心里很不是滋味。她说孩子还是严管点好,就这样,少年在私立学校读完了初中。

    少年对此并无抱怨,信中笔画歪歪扭扭,“辛”字的竖画总像没站稳,却在“感谢”二字上用力描了两遍。他说:“感谢你们这么多年来的陪伴,无数个日夜含辛茹苦,只为了我的健康成长,看着你们头顶的青丝变成白发,我的内心也曾悲伤,但你们却告诉我:没事,儿子,只要你好,我们就好了……”

    那个暑假,很多同学报了补习班,妻子也为少年报了名,他却怎么也不肯去,追问原因,他才吐露心声,上私立学校已经花了不少钱,如今再去补课又要花钱,宁可自己学。直到后来我们私下对接老师,叫他告诉孩子,他来补课是免费的,少年这才作罢。

    我捏着信纸,读给妻子听,抬头却撞见妻子正用手背抹着眼角。我强忍着泪目,宽慰妻子,有啥好哭的,知道吗,我们的少年开始懂事了,也知道体贴父母了。妻子笑了,眼神里闪烁着晶莹的泪花。

    少年顺利考上心仪的高中,第一学期的班会课上,给我写来第二封信。

    展开信笺,言语不多,字迹笨拙,是少年总也写不好的那种“连体字”,我心里暗笑:这孩子,怕是学着大人模样故作深沉呢!可是读着读着,眼前却一片模糊起来:“致亲爱的年迈而又衰老的父亲,感谢你和母亲养育了我这么多年,以后肯定会报答你们,放心好了,你们常说我会啃老,绝对不会的,我会好好努力,到时候不会朝你们伸手,至少不会成为你们的负担……”

    平日里督促少年努力学习,总爱用话“怼”他,提醒他若不认真,将来没个正经本事,可别想着啃老。说归说,原以为他会当成耳旁风,却不料那些话全都装进了他的心里。

    高中住校,两周见一次面,父子俩已经不能像他上小学时那样手挽手地外出游玩,或是像初中时那样面对面地促膝长谈。高强度的学业,让我不愿在语言上,与正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少年,发生任何对抗。我告诉自己,曾经的日夜相伴到了高中,只能按周来计算,若是将来读了大学,相见的日子就得按月按年来计算,既然相聚的时光变得越来越短,唯有珍惜,才能对得起这份父子情缘。

    少年的第三封信来自高二上半学期的家长会。

    少年在电话里纠结家长会该谁来参加。我斩钉截铁地告诉他:“当然是我来。”少年问:“你不是在温州上班吗?”我说:“属于你的每一个重要节点,即便是千山万水,我也必须要出现。”少年停顿了片刻说:“那好吧。”

    家长会前,少年送我到他的座位,临走时压低嗓门叮嘱我:“书桌上有封信,你可以看但不用相信里面的话,都不是我的心里话,看后请立马销毁。”少年脸上桀骜不驯,但说完别过脸,耳根却悄悄泛红。我嘿嘿一笑。

    直到返回单位的那个晚上,我才拆开这封信,才读几行,莫名的感动便涌上心头。平时每个周末,我都要赶往乡下陪伴老母亲。少年提醒我:奶奶的确要陪伴,但也不要忽略了对身边老婆的关心,她是这个家里最辛苦的人。我的血糖有些高,日常吃东西有些不注意,少年叮嘱我:本来都有糖尿病了,就应该少喝奶茶。我体重有些超标,总在家人面前念叨不能多吃米饭,少年却在信里“教训”我:如果米饭都不能吃了,还能吃啥?身体不好,就要赶紧去治,不要小病变成大病后才后悔……

    朴实的字句里,满是少年的关怀,笨拙的笔迹里,掩藏着青春期少年的细微和体贴,我们一直都刻意忽视着他的成长,他却在成长的道路上,感受着生活,观察着生活,将对亲人的爱,融在了笨拙的字迹中。

    从惦记着别让我们为他多花钱,到操心着家里每个人的冷暖 ,我发现,少年的心早就跳出了自己的小天地,把整个家都揣进了怀里。看来,写信的少年,真的长大了。

    如今,三封信被我珍藏在书柜里,每次翻阅,仿佛都能看见,我的少年伏案书写时的情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聚焦点
   第00004版:云江潮
向一张办公桌告别
少年来信
门要常敲 心要常通
画中烽火照童心
瑞安日报 云江潮 00004 少年来信 2025-7-2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