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个带着露水的清晨,我照例在小区外散步,却见父亲早已在步道上活动筋骨。九十三岁的人,腰板挺得笔直,晨光在他银白的发间跳跃,竟显几分朝气。
“现在网上钢琴只卖一两千元,是真的吗?”他突然发问,眼睛里闪烁着好奇的光芒。我告诉他那是电钢琴,虽与传统钢琴发声原理不同,但弹奏方法无异,最适合初学者。他点点头,若有所思。
父亲向来如此。三年前母亲走后,我将他安置在与我一墙之隔的小区。他不仅生活自理,还时常伏案写作,为报刊撰稿,近来更在筹备个人散文集。这位汉语言文学出身的老者,血液里始终流淌着对文艺的热爱。见我学琴,他那颗老迈的心竟也跃跃欲试。
当日下午,我便在淘宝下单了一台电钢琴。再过几天便是父亲的生日,我就将它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他。只有两日光景,快递员已将它送至父亲门前。“这么快!”父亲抚摸着包装箱,笑得像个收到新年礼物的孩子。网络时代的便捷,在他眼中依然是值得惊叹的魔术。
琴到之日,我就把它对照图纸安装完毕,父亲便迫不及待地摆弄起来。我将基本操作告知,还想教他识谱和音符的位置,竟然忘了父亲曾是师范生,当年也是摸过钢琴的。
他那布满老年斑的手指在琴键上略显笨拙地移动,却透着一股倔强。错了便重来,反反复复,不知疲倦。有时我去看他,总能听见断断续续的琴声从窗口飘出,节奏感不佳,却充满生机。
这让我想起他书桌上的稿纸,总是密密麻麻写满字,旁边堆着反复修改的草稿。他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这话从他口中说出,格外有分量!一个经历过战乱、动荡、变革的老人,依然保持着对世界的新鲜感,依然愿意尝试、学习、成长。
相比之下,那些年纪轻轻就喊着“躺平”的年轻人,倒显得格外苍白。他们拥有最旺盛的精力、最灵活的头脑,却甘愿在最美好的年华选择停滞。而我的父亲,九十三岁的高龄,手指已经不那么灵便,眼睛也花了,却依然每天在拓展着生命的边界。
琴声依旧断断续续地从父亲的窗口流出。那不只是音符的练习,更是一个生命对世间的应答——只要呼吸尚存,学习便永无止境。在这个清晨,我忽然明白,父亲弹奏的不仅仅是钢琴的琴键,弹出的是生命的音符和对世界的感知。指尖触碰的是物理的边界,灵魂抵达的却是感悟的穹苍。每一个音符,都是对衰老的抗争,对时光的嘲弄。
而我们,哪有理由停下脚步?